“最美風景在路上”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全媒體記者山西行正在進行中,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財經、人民網、深圳電視臺、北京廣播電視臺、上海電視臺第一財經大灣區衛視、四川文旅等30多家國內省內媒體分三路,沿著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進行采訪報道。
旅程接近尾聲,記者們又有哪些新的所見所聞?一起來看看吧!
01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
昨天,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一線的記者從河津市賓館出發,赴河津梯子崖景區,探訪千年古道—梯子崖、七里畫廊——桃花谷、北魏遺址—倚梯城,又前往了河津龍門景區、萬榮北辛舍利塔、萬榮后土祠景區。此外,還參觀了河津連伯韭菜產業基地、臨猗薛公灘大閘蟹產業基地、永濟市西開張村南美對蝦產業基地等當地特色農產品產業基地。
龍門風景區
龍門景區因背靠黃河龍門而得名,這里是“大禹治水”“魚躍龍門”神話的發生地,登高遠望,黃河自北而南激流而下,東西兩山夾河,懸崖絕壁,風景絕美。龍門山高溝深,為秦晉要沖;這里是黃河中游濕地的源頭,湖泊縱橫,綠野千里,飛鳥翱翔;這里是現代橋梁博物館,五座規模獨具、姿態各異的橋梁,濃縮了現代橋梁發展的歷史。
萬榮北辛舍利塔
北辛舍利塔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塔高21米,一、二層為正方形,三層為圓形覆缽,是元代流行的喇嘛塔與明代出現的金剛寶座塔組合形式的變體。2019年10月16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舍利塔所處的位置是黃河(汾河)萬榮段最高點,西可俯瞰滔滔黃河汾河灘涂生態美景;東可眺望大美萬榮兩山一臺,是黃汾岸畔一顆耀眼的明珠。
02
長城一號旅游公路
長城一號旅游公路一線的主題是行政村文旅發展和紅色教育。記者們乘大巴前往靈丘縣紅石塄鄉邊臺村、靈丘縣紅石塄鄉車河村,采訪了當地村民異地搬遷后的成效,下午去了花塔村和平型關大捷紀念館。行程豐富,收獲滿滿。
平型關大捷紀念館
平型關位于山西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相交界的平型嶺下,雁門關之東,是晉北的交通障礙。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主力在平型關東側的喬溝一線伏擊進犯太原的日軍,經過六個多小時的血戰,殲敵一千余人,繳獲了大批軍用物資。八路軍平型關首戰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信,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是中華民族值得永遠紀念的勝利。
花塔村
花塔村,因村后山勢如塔、桃花滿山而得名,地處太行山余脈、五臺山北支的丘陵盆地之中,村域面積144平方千米。花塔村四面環山,大山封閉,一河中流,進入村莊須經一條長827米的隧道,隧道內陰暗潮濕,出隧道后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美池,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園風情。村落生態環境保護完整,有著獨特的氣候地貌和人文積淀,被譽為“晉北桃源”。
03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
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一線的記者前往了“百村百院”示范點浙水村、鄉村振興示范點松廟驛站、0KM驛站、休閑康養產業示范點七彩太行、文旅康養示范點王莽嶺、錫崖溝掛壁公路等地進行了采風探訪。
王莽嶺
太行山王莽嶺景區位于晉豫之交、太行山南巔的山西省陵川縣。因相傳西漢末年時期王莽追趕劉秀而得名。是太行山南端最高峰,也是黃土高原于中州平原斷裂地質帶最險要處。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群峰爭攢聚,萬壑絕凌厲的地質地貌。登上王莽嶺,峰巒壁立,峽谷縱橫,中原大地舉目可睫,能真正領略自古太行天下脊的風采。堪稱八百里太行自然景觀的典型代表,被譽為“太行至尊”。
錫崖溝掛壁公路
錫崖溝地處太行山腹地,位于陵川縣境最東端,晉豫兩省交界處。錫崖溝人為走出大山,靠自己的一雙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30年,用錘子、釬子,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7.5公里長的“掛壁公路”,造就了聞明華夏的“錫崖溝精神”。錫崖溝掛壁公路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精神內涵,是中國人民戰天斗地的真實寫照。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