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加速,縣城高中普遍面臨生源外流、師資匱乏、教學水平不均等問題。在常住人口不足8萬人的神池縣,高中教育似乎也陷入了“圍城”:經濟發展滯后、人口外流,加之與周邊縣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外出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鮮少歸來讀高中,校方欲打破固有模式提升教學水平,卻又缺乏一些底氣。
2024年,神池縣中考分數在600分以上的學生共33名,其中23名留在神池一中就讀,改變了優生不在縣內讀高中的“傳統”。同時,大量學生回流到本縣就讀高中。神池一中在縣教育工作大會上獲得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優質高中殊榮……
小縣城的高中,靠什么走出了一條“突圍”之路?
從教好學生,到教好的學生
10月9日,在神池一中校長辦公室,記者見到了校長程俊杰。剛送走一位老師的程俊杰介紹道:“這位老師所帶班級上學期期末成績不理想,他信心不足,有一些困惑。我對他說:教好學生,才能教好的學生。當下成績不佳,不意味著未來沒有進步空間。”
2024年,神池一中實現滿額招生。放在5年前,這簡直是天方夜譚。程俊杰告訴記者,過去的神池一中歷屆高考達線率不高,一度招生率低下。為孩子未來擔憂的家長紛紛帶孩子“出逃”,本地生源在義務教育階段就開始流失。
2021年,神池縣開始推行高中階段教育改革,聘請優秀管理人才擔任校長,同時優化教師隊伍,對教學管理全程進行變革,全面化解縣級高中發展中存在的矛盾。
在神池一中,學校和老師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更加重視學生和家長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評價。高一年級編班采用家長挑老師組成教學團隊的方式,同時將優秀教師評定的“指揮棒”交給學生,極大地增強了家長和學生的信心。該校還關注學生身心健康,開設國防教育、勞動等課程,聘任北大、清華等名校畢業的選調生擔任校外輔導員,邀請優秀畢業生代表返校交流等,多途徑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入校成績并非衡量學生優劣的標準。憑借科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教育好現有學生,激發其潛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更多成就感,如此便能教出更多優秀學生。”程俊杰說。
強化“三個統籌”,提升高中辦學質量
縣域高中教學質量的提升,關系著鄉村全面振興與縣域高質量發展。
2023年,我省提出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在每個縣城至少辦好一所優質公辦高中。忻州市始終緊扣共同提升、整體均衡、優質發展的目標任務,促使各縣域高中由梯次發展邁向齊頭并進,圍繞穩定縣域高中生源、師資,提高縣域高中辦學質量發力。
神池縣為將“辦一所好的公辦高中”戰略目標落到實處,強化“三個統籌”,走出了一條獨具神池特色的高中振興新路徑。
該縣圍繞“四校一體、集團運行、統一管理、資源共享”的目標,組建了神池縣中學教育集團。自2021年以來,在縣高中原有辦學經費的基礎上,每年追加60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保障高中辦學,還分批、分步對縣域內高中教學環境進行了改造提升。
同時,通過推行“名校長治校”“縣管校聘”等管理體制、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強化教師技能提升等方法,推動各項考核獎勵辦法落地,進一步提高教師教學積極性。
該縣教育部門積極倡導集團學校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探索特色育人模式,強化質量考核評價。通過借鑒忻州一中等優質高中的教學管理模式,在校內加強教學研討,加強思政課、心理課等課程建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勞動教育等特色教育活動。
改革切實提高了神池縣高中的教育質量,也為更多學生提供了接受優質高中教育的機會。
走特色發展之路,辦好“家門口的高中”
忻州現代雙語學校高中部的學生家長劉潔(化名)給記者算了她家一年的教育開銷:每年學費需要3.4萬元。作為從五寨縣來的“陪讀媽媽”,她和孩子兩個人每年的生活開支、教育培訓等開銷還需2萬多元。她家在忻州市區有住房,如果租房,房租至少還要多支出1萬多元。
在小縣城讀高中,花費顯然少許多。依照忻州市教育部門規定,神池縣普通高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800元。以神池一中為例,學生每日伙食費23元。若僅計算學費、書本費、伙食費,子女在“家門口”上高中,一個家庭一年的教育支出僅需1萬元左右。
為切實減輕學生及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學生在“家門口”接受高質量教育,神池縣在高中開設了特色教育課程。聘請了魯迅藝術學院的教師在神池一中教授美術課程,選拔在美術方面有專長且有意愿學習美術專業的學生進行重點培訓,當地學生無須選擇“天價”培訓機構就能發展自身特長。
從關注考試成績到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從以分數論優劣到將選擇權交給學生,一座小縣城的高中,成功闖出了自己的“突圍”之路。2024年,神池縣高考考生共291人,“一本”達線率為5.84%,“二本”達線人數實現了翻一番的目標。
“少花5萬元,多考100分”。當初程俊杰來到神池一中時講過的這句非常直白的話,如今成為現實。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暢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