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長治市直機關工委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緊扣“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的核心任務,在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中大力推行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創建工作,帶動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用“黨建+”的力量為民生幸福指數持續“加碼”。
“陽光東街”匯聚力量 繪出社會治理“同心圓”
6月下旬,太行山上的老區長治市,傍晚19時,烈日已經落下,天氣也逐漸清涼下來。
潞城區潞賽達花苑小區警民廣場上,如往常一樣熱鬧,東大街派出所門前臺階上,坐了十幾個剛放學的小學生,等待家長前來“召喚”,孩子們湊在一起,時而游戲娛樂嬉戲打鬧,時而討論作業分享零食。
“新生兒上戶怎么辦理?”“辦落戶手續在哪個辦公室?”……附近的居民“遛彎式”地走進辦事大廳,一邊嘮家常,一邊辦理業務。
這樣的場景,對全國三八紅旗手、東大街派出所女子警務隊隊長兼社區民警王海嬌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作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東大街派出所從1946年建所至今,一直把群眾路線作為根本工作路線。“聯系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是我們工作的法寶。”王海嬌說。
據介紹,東大街派出所轄區屬于典型的城市中心區域,轄區內學校、醫院、商超、集貿市場等遍布,特別是醫院和學校,集聚性人流容易引發治安案件。
針對轄區現狀,東大街派出所堅持黨建引領,對內規范黨支部建設,強化政治養成凝聚警心,打牢忠誠使命的壓艙石;堅持紅色傳承,對外創新黨支部聯建,強化信仰感召匯聚力量,繪出社會治理“同心圓”。
“針對學生群體普遍面臨的電詐、傳銷等侵害案件以及社會兼職糾紛等問題,派出所和學校保衛科攜手維護學生權益,從校內延伸到校外。”長治醫學院原保衛科負責人張剛說。
在城隍廟商業街巡邏的東大街派出所專業義警隊隊長魏曉兵是一名退伍軍人,有著多年的義務反扒經驗。2021年7月,他在參加東大街派出所黨支部聯建活動時,提出組建一支專業義警隊的想法,得到派出所大力支持。
目前,這支以退伍軍人為主的專業義警隊已發展到85人,在治安巡防、應急救援、服務群眾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東大街派出所副所長楊志芳介紹,他們還以街面警務站為基礎,在轄區醫院、學校等重點場所組建多支專業義警隊伍,加大專業化培訓和綜合保障力度。
“抓黨建促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全體民警全部融入街道、社區班子,整合調動網格員等綜治力量。”東大街派出所所長王睿告訴記者,隨著“陽光東街”黨建品牌的打造,東大街派出所已經形成“黨建引領+社區警務+群防群治”的新常態。
近三年來,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全年總警情下降了20%。東大街派出所也先后獲得“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長治市公安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趙曉濤表示,下一步,長治市公安局將持續開展“四強”黨支部創建活動,鼓勵更多基層派出所學習先進,不斷擴充“精品”黨建品牌陣營。積極探索黨建業務同向同行、同頻共振的方法路徑,探索建立黨建業務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運行機制,形成黨建業務“一盤棋”。
“安居惠民生”心系群眾 讓更多新市民安居樂業
“上個月買房時剛生孩子不能下床,市公積金中心就安排專人來我家進行面簽和影像采集,感謝您解決了我們一家的燃眉之急……”
長治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潞州分中心副主任崔巔,手機時不時就會收到這樣的感謝短信。上門服務、延時服務、代辦服務……近年來,長治市公積金中心傾力打造“智慧公積金、安居惠民生”黨建品牌,將心系群眾、服務為民理念融入業務工作中,以暖心的人性化服務贏得了辦事群眾的交口稱贊。
“作為公積金中心的一名黨員,我們要強調合規,但合規之外還需要有溫度。”崔巔還記得,一名提取公積金的殘疾職工,由于雙手殘缺不能持筆,簽字、按手印等規定流程都無法進行,讓這位殘疾職工十分著急。
請示、審批、代筆、拍照……崔巔還記得,當他以工作人員的身份,代替這名殘疾職工完成了審批手續后,殘疾職工不住地點頭稱謝。
近年來,在“服務群眾、黨建先行”的感召下,長治市公積金中心黨員干部與辦事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想方設法解決好職工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長治市住房公積金中心黨辦主任趙彥宏介紹,近年來中心積極調整公積金使用政策,拓展服務保障范圍。推出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積金支持政策、提高無房租房提取額度、延長購房提取時限……
為助力老舊小區群眾改善居住條件。公積金中心還提出繳存人除按原有政策規定就本人或配偶名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提取住房公積金外,可以幫助就其雙方父母名下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申請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
同時,積極推動住房公積金業務“全程網辦”“跨省通辦”“代收代辦”“兩地聯辦”,群眾可以通過公積金中心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自助終端、手機公積金APP、網上大廳等多種渠道了解辦理住房公積金業務,目前公積金業務網上可辦率達95%,“不見面”“不用跑”已成為住房公積金業務辦理的新常態。
為了幫助更多的新市民安居樂業,長治市公積金中心在全省率先拓展公積金制度惠及面,將農業轉移人口、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等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個人繳存住房公積金后購買住房可享受低息貸款,讓更多人群通過建立公積金制度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截至2023年底,全市靈活就業人員實繳13374人,累計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1561筆5.67億元,使更多就業群體享受到公積金制度紅利。
趙彥宏表示,創建“智慧公積金、安居惠民生”黨建品牌,有效拓展了黨建工作的深度和廣度,打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黨群、干群魚水情進一步增進,黨員干部精氣神全面提振,為民服務水平全面提高,住房公積金各項業務指標全面提升,做到了住房公積金應提盡提、應貸盡貸。
黨建紅引領生態綠 讓天更藍水更清
初夏時節,長治市石子河潞州區段上游河道岸坡上,工人們三五一組在已整修好的岸坡上栽樹、澆水,綠化工作進入收尾階段。河道內野鴨三五成群,岸邊覓食、水中嬉戲,成為不少市民鏡頭中的主角。
長治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杜凱介紹,“群眾對生態環境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石子河原是季節性河流,河道兩岸環境臟亂,河道水系不通暢,水土流失嚴重,來水主要是雨水和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尾水,水質常年為地表水五類水平。特別是石子河穿過長治市主城區,是“三河一渠”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游即是國考北寨斷面和漳澤湖國家濕地公園,石子河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長治市主城區及周邊的整體生態環境。
近年來,長治市生態環境局堅持系統施治,通過污水處理廠提標和擴容、入河排污口全面監管、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水生態環境精細化管控等手段,結合人工濕地等河道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提升石子河生態環境。
“經生態治理后的石子河,河道防洪能力顯著提高,河道水質明顯改善,穩定達到地表水四類水質,充分發揮了水生態所起的良性調節作用。”石子河上游壺關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副局長馬成方表示,經岸坡生態治理后的河道,水體面源污染現象得以緩解,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整治,黃土裸露區域復綠,為水質達標及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條水系連通了沿岸好生態,也通向了村民的幸福生活。“以前臨水而居,出門卻是垃圾、污水。如今河道修整一新,出門就是廣場、涼亭,滿目綠意盎然,這日子真是越來越好。”望著從村中穿流而過的河水,北河村村民韓建英笑容滿面。
長治市生態環境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黃金廣表示,近兩年來,市生態環境局堅持黨建紅引領生態綠,以機關黨建品牌為引領,激發全系統黨員干部在實戰中淬煉黨性、磨煉意志,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捷報頻傳。
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在召開年度工作部署會議時,把黨建工作與中心業務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探索黨建+工作模式,堅持哪里有環保業務,哪里就有黨建,哪里有工作困難,哪里就有黨員。
特別是將群眾關心的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問題作為生態環境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民生項目清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上黨革命老區散煤清零、老舊辦公樓維修改造、工業企業提標改造等民生實事逐一落實解決。
“長治市直機關各種‘以人民為中心’的機關黨建品牌建設,正推動著各項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長治市直工委組織部部長楊武表示,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正成為一粒粒活力強勁的“紅色細胞”,一條黨建促業務、服務惠民生的新路子正越走越寬、越走越順!(山西晚報記者 岳威)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