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
民族的希望
為增強青少年法治觀念
提升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
護航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長
12月10日上午
神池縣人民法院邀請
神池一中30余名師生走進法院
沉浸式開啟一場法治探秘和學習之旅
第一站 文化浮雕墻
“這是什么字呢?”站在浮雕墻前,同學們提出疑問。
“同學們,這是繁體字‘灋’,由三個要素構成,左半部分是‘水’,右上角是‘廌’,右下角為‘去’。水象征著法律的公平與正義,廌也叫‘獬豸’,它是一種一只角的神獸,能夠分辨人間是非……”法院干警為同學們耐心講解浮雕墻的細節,佇立聽講,頻頻點頭中,小小的“法治”種子也在此刻生根發芽。
第二站 訴訟服務中心
“這里是訴訟服務中心,是人民法院開展訴訟活動的前沿陣地,也是與人民群眾接觸最直接、最密切的窗口”。法院干警詳細介紹了法院的立案窗口及立案流程,講解了訴訟服務中心的便民舉措和信息化設備的使用方法。
第三站 審判法庭
在審判法庭,干警向同學們講解了法庭的設置、審判流程以及審判長、書記員等角色的職責,清晰地梳理了案件審理的全過程,使大家對司法程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沒有同學想上來體驗一下當法官呢?”,同學們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參與體驗。
在干警的指導下,同學們模擬庭審現場,從審判長、審判員到公訴人、辯護人、被告人等,大家紛紛扮演起了不同的角色。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敲響,同學們按照程序展開模擬庭審。通過這種沉浸式體驗,法律對他們來說不再是電視劇里的莊嚴畫面,而是可觸可感的生動場景。
第四站 視頻會議室
參觀結束后,同學們觀看了忻州中院自編自導自演的以校園欺凌事件為主題的獲獎微電影《守護》,直觀的讓同學們明白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以及遇到校園霸凌要積極向老師家長尋求幫助,最重要的是,不做被霸凌者更不能做施暴者。
隨后,干警們分發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冊,教導學生們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引導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法、懂法、守法、用法。
“我印象較深的是今天的模擬法庭,它讓我對法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今后一定會遵紀守法,走好人生每一步。”
“第一次來法院參觀,了解了更多的法律知識,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希望以后也能當上一名法官。”
......
此次“法院開放日”活動,不僅是一次生動的法治教育實踐,更是對學生法治觀念的一次深刻洗禮。神池法院將持續加大普法宣傳力度,通過常態化開展“法院開放日”“送法進校園”等活動,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做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護航者”。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