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都市生活,你是否也有過遠離喧囂的山居向往?而在潞城,山居生活并不遙遠。
盧醫山位于潞城城南,“盧醫疊翠”位居潞城古八景之首。在這里,自然風光與歷史底蘊交錯出萬千氣象。以盧醫山為輻射起點,潞城區正聚力打造康養旅居的熱點門戶。
依山而建的盧醫康養基地,憑借“醫教研養游”結合的一站式養老服務、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優越完善的配套設施,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選擇。
康復患者劉賽平今年67歲,此前腿部半月板受傷導致行走困難,在醫院完成前期治療后,劉賽平的家人選擇將她送到擁有專業護理服務的盧醫康養基地康復治療。
“來的時候,是家人用輪椅把我推進來的,一步也走不了。經過基地工作人員一個月的精心照顧,我現在康復得很好,已經可以出來散散步了。”
在盧醫康養基地,像劉賽平一樣既有養老需求,又有護理訴求的人還有很多。該基地康復治療師劉攀巖說:“我們會根據每位老人的實際情況及康復目標,量身設計出個性化的康復治療方案,使每位老人獲得‘1+1>2’的養老體驗。”
就在前不久,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信息中心與潞城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動養老產業朝智慧化、數字化方向行進。前沿理念、高新技術、優質資源將逐一落地潞城,助力潞城區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康養示范基地。
除了康養,豐富的活動更為旅居添彩。今年7月底,“奔跑吧·少年”2024年山西省射箭室內錦標賽在潞城區開賽,來自全省的24個參賽團隊、357名運動員奔赴賽場。這是潞華街道西南山社區繼青少年越野摩托大獎賽、“盧醫山杯”紅土網球公開賽后,在盧醫山舉辦的又一場體育盛事。獲得女子青年組反曲弓冠軍的段霄冉難掩喜悅之情,她說:“此次參賽,除了獲得滿意的成績外,這座城市怡人的氣候也讓我印象深刻,非常適合避暑游玩。”
如今,盧醫山已經成為“四季可期”的文旅項目集結地。每年深冬,這里是人們爭相打卡的冰雪世界——盧醫山滑雪場,尤其春節前后,游客絡繹不絕,平均日客流量達1000人次以上。
盧醫山下的潞陽里美食城是又一打卡地,特色美食吸引游客,花樣迭出的游樂設施讓孩子們流連忘返。“這幾年,盧醫山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特別快,游客越來越多,再不是以前無人問津的小山村了。”村民王克謙眼看著自家門口愈發紅火,心里是止不住的高興。許多消費新業態、新場景為盧醫山注入了新活力。
一座山聯結著一座城的生息。在一座青山里探尋到康養、文旅的不同解,是文旅深度融合的產物,也是潞城區精準把握時代脈搏、有效激活消費增長點、聚力打造康養旅居熱點門戶的生動縮影。
打造康養旅居熱點門戶,配套設施和服務不能“掉鏈子”。自盧醫康養基地首期竣工運營后,潞城區委區政府加快補齊周邊基礎設施短板,新建潞頤康養園配套道路工程建設項目,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載能力,幫助群眾“直達”康養福地。
炎炎夏日,項目施工人員克服高溫、多雨等天氣影響,嚴把質量關,倒排工期、搶抓進度,確保安全和進度“兩不誤”。“道路建成后可以完善潞頤康養園市政管線等基礎設施,美化道路景觀,有效改善居民出行環境,進一步暢通城市道路交通網。”潞新市政發展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侯艷軍說。
除了道路建設,人文關懷與暖心服務也要跟得上。依托上黨落子、順潞根雕、潞王虎、金伏牛等豐富非遺資源,潞城區成為開展研學活動的重要基地。今年暑假,天津大學“初識象牙塔”實踐隊45名在校大學生在此開展實踐活動,活動結束時,隊長蒙繼棟動情地說:“在整個研學過程中,潞城各有關部門視我們為親人,始終關懷備至。”
從怡人的自然風光到響亮的康養品牌,從令人心潮澎湃的賽事風云到最撫凡人心的人間煙火……潞城文旅產業正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天地。
本報記者閆杰 本報通訊員孫超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