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臺智能化卡通山楂糕制作機,我們正在進行焊接和安裝,90%的零部件都安裝完成,馬上就可以交付客戶。”12月21日,在懷仁市佳旺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食品機械生產車間,工人楊銀兵邊擦額頭上的汗水邊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偌大的生產車間擺放著多臺大小不一的機器,1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著焊接、安裝。“這些機器是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智能化非標設備,都是訂單式生產,已經全部訂購出去了。”楊銀兵說。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傳統中小企業如何發力,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懷仁市佳旺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探索,大膽實踐。
“這都是按照客戶的要求自行設計制造,也就是咱們常說的非標設備,這臺智能化卡通山楂糕制作機長24米,上面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我們自己加工或委托非標定制,今年已經生產4臺了,分別銷往山東、天津和河北等地。這臺機器投入運行,有2名工人就夠了,可以代替50名工人操作,1小時可生產300公斤成品。”見記者仔細觀察機器,楊銀兵打開了話匣子。
懷仁市佳旺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各種智能食品機械的高新科技企業。
在車間的西邊,一臺中英文標注的“大型紅糖塊生產機”吸引了記者,機器上銅制的模具在不銹鋼框架上排列整齊,各種管道連接有序。“紅糖塊生產機是我們自己研發制造的,每小時能生產450公斤不同形狀的紅糖塊成品,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這臺機器準備出口土耳其,去年12月份已經出口土耳其1臺,反饋回的效果不錯。”技術工人齊晨良告訴記者。
齊晨良指著車間的設備說,這幾年我們已經研發生產大小數百種食品加工機械,光今年就研發出5個新產品,比如卡通山楂糕生產線、蠟瓶糖生產線、茶葉含片生產線、剝皮軟糖生產線、小型巧克力涂層機等,今年全年,共生產76臺產品,以滿足市場不同客戶的需求。
“別看這臺設備粗笨,但都是智能化,這條生產線的程序已經編輯3天時間了,目前正在調試設備性能。不同設備編輯程序不同,我們根據客戶需求,達到不同的生產工藝效果。”PLC程序員郝振兵向記者介紹。
在爆漿山楂生產線的一頭,郝振兵正在全神貫注地編輯生產程序。記者看到,人機界面上顯示著“前頭、后頭吸料和出料”的時間、數量、速度等數據。
在該公司一樓產品展廳,記者看到,榮譽墻上掛滿各種牌匾和證書:有“食品制造機械維護軟件V1.0、包裝機包裝管理軟件V1.0、澆注機控制系統V1.0、機械設備遠程控制軟件V1.0”等計算機軟件專利;有“一種糖果自動定量包裝機、一種糖果生產自動裝箱裝置”等實用新型專利。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該公司數字化、智能化設備不斷研發,2016年,被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評為“四新”(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中小企業。2018年,公司又從小規模企業升為山西省規上企業。2019年,被省科技廳、財政廳和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授予“山西省高新技術企業”。
“這是我們自行研發生產的機器人,它的機械臂能夠展臂1.6米,載重達20公斤,完全可以替代5名工人的工作量。”在產品展廳北側,一臺機器人上下揮舞著“手臂”,2名工人正在進行性能測試,技術工人張彥偉邊測試邊對記者說。
“我們是從2019年開始生產機器人的,到現在已經生產出上萬臺,廣泛用于不同的領域,尤其在食品加工的流水線上用于碼垛、裝卸等操作,主要出口贊比亞、土耳其等國家。”技術工人賈志華向記者補充。
困難與機遇同在,挑戰與希望并存。“2019年,我們接到贊比亞駐中國大使館的電話,說贊比亞客商從網上了解到我們生產的自動化面包機,想購買又不放心,于是在駐中國大使館的幫助下專程前來參觀和洽談,當時就訂購了92萬元的自動化面包生產線,生產出來后通過海運運送到贊比亞,這是我們在國際上賺到的第一桶金。”賈文俊微笑著說。
要想在未來發展和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做別人做不了的產品、做別人不愿意做的產品”是佳旺機械公司的經營理念。2003年創業至今,該公司從500平方米的小場地發展到占地面積96畝;從只有2名工人到擁有員工62名、研發人員12人;從一個小型企業到年產值4000多萬元的科技型規上企業;從只有一臺二手電焊機起家到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贊比亞、土耳其、尼日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一路走來,不斷挑戰自我,持續創新發展。
“我們的產品已經走向世界,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產品研發,增加科技含量,不斷創新發展,生產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占有國際市場更大份額。”在談及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時,賈文俊信心百倍。
本報記者馬占富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