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專題>>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正文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山青水凈生態美 守護幸福母親河
2023年08月21日 09時45分   山西日報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黨中央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黃河流域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布局的主要區域,也是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我省把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作為重大歷史使命和重要政治任務推動落實,從黃河流域系統性和生態整體性出發,堅持“一河一策”“一斷面一策”,印發并實施了一系列行動方案,推動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生態修復治理

黃河流域重披綠裝

8月2日,記者在河曲縣田巨峁黃河流域生態修復溝域治理工程現場看到,綠色掩映間,一排排集中式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藍色的發電板吸收著太陽光,源源不斷變為清潔的能源。從附近種豬場下班的田巨峁村村民石會民告訴記者:“以前,這里就是一道荒溝,有5000多米長,基本沒什么人來。”如今,該地通過生態治理,增加了區域整體植被覆蓋,區域綠化率和整體綠化效果大幅提升,原來的荒溝荒坡也變為可利用土地,當地又引進建設了種豬場和30兆瓦集中地面光伏發電場,年實現經濟效益4500萬元。

河曲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生態脆弱區,交錯的梁峁、縱橫的溝壑,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近年來,該縣堅決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廣袤的丘陵溝壑區實施整溝治理,將曾經的不毛大山染綠。隨著持續綠化與生態治理不斷推進,昔日的荒溝荒坡變為綠色景觀帶,變成了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區域實現了生態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去年年底,河曲縣上榆泉煤礦田巨峁區域生態治理項目成功入選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20個示范工程,成為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修復的一大亮點。

曾經,黃河吹沙走浪幾千里,帶來了滾滾波濤,也掀起了濁浪翻天,如今,生態修復治理大大改善提升了區域生態環境,讓古老的黃河流域重披溫柔的綠裝。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決策部署,我省出臺了《山西省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立足山西實際,從水土保持、污染治理、防洪能力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文化保護傳承等方面,設置了16項目標指標,研究提出到2025年的總體目標,并科學分解到各年度,確保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各項任務可量化、能考核;圍繞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城鎮環境治理設施補短板、農業農村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修復五大行動,提出了24項具體舉措,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各項任務可操作、能見效;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撐、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作用、嚴格監督管理4個方面提出了若干保障措施,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各項任務可落地、能實施。

謀劃十大工程

實現水質穩步提升

涑水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當地有民謠“走千走萬,不如咱涑水兩岸”,唱的便是這條河。昔日污水橫流的涑水河入黃口,如今綠意盎然,碧波在微風吹拂下蕩起漣漪。隨著永濟市涑水河入黃口水生態修復工程的全面完工,清澈的河水從濕地流出,匯入了黃河河道。

運城是汾河入黃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該市著眼于徹底解決突出水污染問題,通過項目支撐,持續推動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永濟市加大人工濕地建設力度,先后完成總處理能力5萬m3/d的兩期人工濕地,對涑水河上游來水處理達Ⅲ類后排入涑水河。永濟市人工濕地位于伍姓湖入湖口,該工程實施后,使涑水河進入伍姓湖的水質得到有效凈化,對涑水河入黃國控張留莊斷面水質持續穩定達標起到積極作用,凈化后的中水還能為伍姓湖提供優質水源補充,進而改善伍姓湖水體水質,修復伍姓湖水生態環境,保障涑水河下游農業用水安全,促進涑水河流域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該項目施工負責人張敬紅告訴記者:“前期經過處理的一級表流,沉淀進入有植物和填料的潛流區,對水質進行凈化,再經過潛流濕地治理之后,流入表流濕地,經過沉水植物分解,達到對水質凈化的目的。”

到“十三五”末,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和污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33個地表水國考斷面中水環境質量逐步向好,優良水體比例提升到66.7%,劣Ⅴ類水體斷面全部消除,實現歷史性突破。

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趙亮介紹,今年以來,我省把工程治理作為保障“一泓清水入黃河”的關鍵之舉,謀劃了十大工程280余項子工程,目前,已先期開工118個項目。在水資源方面,依托水網工程建設,結合水源涵養和中水回用,保障河道生態基流;在水環境方面,深化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村生活污水和農業面源系統治理;在水生態方面,實施河道、岸線生態修復治理,打造生態廊道。澮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程、城鎮市政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牽引性工程正在加緊推進。省生態環境部門將按照工程推進機制,強化過程管理、突出全程跟進,確保各項工程高質量推進完成。

堅持治管并重

向環境監管要成效

在加強工程建設,加快補齊黃河流域水環境治理短板的基礎上,我省堅持治管并重,向環境監管要成效,確保母親河水質。全省各級各部門一個斷面一個斷面“定方案、明措施、抓落實”,通過“查、測、溯、治”,拉網式排查出入河排污口5847個,全部追溯源頭、實施分類整治、補齊治污短板,累計投入180億元,實施各類水污染治理工程1240余項。

趙亮介紹,我省實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日預警、周研判、月通報機制,針對超標斷面及時響應,精準應對。堅持“查、測、溯、治、管”思路,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動建立“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體”全鏈條監管體系。重點針對汛期污染強度高的突出問題,要求各地汛前實施管道清淤,雨期發揮進水調節池調蓄作用,加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確保生活污水“應收盡收”。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限期整改突出問題,鞏固治理成效。強化生態流量保障,科學優化水資源調配,保障汾河入黃口生態流量。

數據顯示,今年1月—5月,黃河流域參與評價的58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Ⅰ~Ⅲ類)斷面48個,占比82.8%,與去年全年平均水平持平;無劣Ⅴ類水質斷面,與去年全年平均水平持平。

我省生態環境部門將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優化引領倒逼作用,按照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要求,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強化“兩高”項目分類處置,嚴禁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臨岸一定范圍內新建“兩高一資”項目及相關產業園區,推動高耗水、高污染企業遷入合規園區,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重大產業項目布局發展。

泛舟大河里,渺漫連云霞。哺育華夏的黃河流域正變身為風景秀美的生態畫廊,三晉兒女將繼續書寫更多“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精彩故事。

本報記者程國媛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
  • <tfoot id="mskeq"></tfoot>
  • <samp id="mskeq"><del id="mskeq"></del></samp>
    <tfoot id="mskeq"><del id="mskeq"></del></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