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山西,投資正當時。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將“大力實施長板招商”作為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的八大抓手之一。今年上半年,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持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牛鼻子”,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紛紛開啟加速模式,合奏出一曲開放奮進的招商“交響樂”。
瞄準目標,奮力前行。全省各地各部門用好全省招商引資大會上提到的12種招商方式和8個方面比較優勢,提升招商精準度,努力建立招商引資項目跨地區流轉協調機制,推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山西。全力以赴抓招商、真抓實干興項目、多措并舉優服務,為我省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等不起 慢不得 坐不住
——上下聯動 全力以赴抓招商
打好招商“主動仗”,奏響發展“奮進曲”。回看上半年,各市各部門加快“走出去”“引進來”,招商引資步履不停,招商成績可圈可點。
由省商務廳、省投資促進局主要組織的“500強企業山西行”、2023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創新年會、2023夏季達沃斯論壇“山西之夜”等活動,為全省招商引資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仿佛一陣春風,“500強企業山西行”激發了各市各部門期盼合作的強烈愿望。一場場會見座談,一次次參觀考察,讓參會企業感受到了山西渴望合作發展的熱情;當“亞布力”遇見山西,為期盼合作的開放山西再添興業之火。以“開放、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路徑”為主題,2023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創新年會在太原成功舉辦;以美食連接世界,以音樂溝通心靈,唱響對話合作進行曲。2023夏季達沃斯論壇“山西之夜”在天津成功舉辦,首秀達沃斯這一國際平臺,有力提升了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各市認真落實全省招商行動計劃,不斷夯實工作基礎,強化“政府+鏈主企業+產業園”招商引資模式,緊盯重點項目招商,有效推進對接項目落地,千方百計為企業搞好服務,招商引資熱潮不斷。
太原市持續強化“人人都是招商員”的思想共識,全面厚植招商優勢,靈活運用各種招商方式,上半年,各部門、縣(市、區)、開發區“一把手”對接洽談項目、參與招商活動560余次。特別是長三角、京津冀考察招商期間,在杭州、上海、北京組織“錦繡太原”系列招商引資推介會,共簽約項目101個,形成“目標決策—精準對接—集中簽約—項目轉化”的“大兵團”考察招商模式。
大同主動融入京津冀,有效承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溢出效應、更好發揮橋頭堡作用。借今年全省第九次旅發大會和首屆特色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大同召開的有利契機,用最佳的服務、最好的政策、最優的環境全力推動項目落地,促進大同經濟高質量發展。1-6月,大同市與京津冀地區共簽約項目49個,簽約金額328.54億元。
忻州市擦亮“南紹北代”中國黃酒品牌。南下紹興,代州黃酒形象店在浙江紹興東浦黃酒小鎮正式落地運營,邁出專業鎮以商招商的第一步,推動兩地行業協會、酒類企業深化務實合作,推動代州黃酒專業鎮做大做強。
有重點 有選擇 有聚焦
——真抓實干 千方百計上項目
“從‘無名’小廠到業內翹楚,尚太選擇了山西,山西成就了尚太。”在全省招商引資大會上,山西尚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孫躍杰在作交流發言時表示,“省委、省政府聚焦鏈長制、專業鎮,為企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間。投資山西,很踏實,有奔頭。”
尚太科技是全球最大鋰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主要供應商,落戶山西以來,鋰電負極材料項目市場份額穩居國內首位。孫躍杰認為,吸引企業落地山西的原因,除了“清親互尊”的政商關系、“三無三可”營商環境,還有“集群集聚”的發展理念。晉中市將尚太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鏈核”企業培育,舉全市之力打造全國最大的負極材料產業園,在這里看得到未來,充滿了希望。
這是山西人千方百計興項目的一個縮影。放眼全省,各地以長板招商開創招商引資工作新局面,一個個引領性強、帶動性好的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生根,優化了產業結構、補齊了發展短板、增進了民生福祉,為全省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運城市一手抓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新興產業的培育引進,正在全力打造“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臨汾市產業轉型、數字轉型同步推進,沿汾、沿黃、沿太岳“三大板塊”協同發展,具有臨汾特色的“精品鋼、綠色焦化、新材料”等七條工業重點產業鏈,以及侯馬中醫藥康養、洪洞白色家電等十個專業鎮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初具雛形。晉城市形成了煤層氣、光機電、文旅康養、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光機電產業初步形成以富士康為龍頭的產業集群,又叫“世界光谷”;連續舉辦多屆全國康養產業發展大會,19平方公里的白馬寺山高端康養示范區已見雛形。長治市形成了以煤、焦、冶、電、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為基礎,以光電LED、光伏、信創、電子信息制造、醫藥等新興產業為支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陽泉市圍繞當地重點產業鏈專業鎮,促成了多氟多六氟磷酸鋰、云峰大數據智能算力中心、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開工;推動全國首個全市域無人駕駛“車城網”項目實現示范運營、全球首條1GW鈉離子電芯生產線實現規模化量產。朔州市以懷仁、應縣為主要產地,全市已形成集技術研發、工藝創新、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陶瓷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華倫、華偉、錦泰家居等企業慕名而來,落戶朔州,再添陶瓷華彩。呂梁市提出打造“呂梁氫都”的戰略部署,準備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鏈,提出了“定將煤都變氫都”的宏偉目標。
引得來 留得住 發展好
——厚培沃土 多措并舉優服務
“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往往有這樣的困惑:法律法規很健全,但并不清晰,往往一些條款不是非常明確。對于外資企業來說,很難理解吃透。這就需要有相關機構或個人幫助消化,并有長久延續的法律法規保障和良好的政策支持。”在“500強企業山西行”活動山西綜改示范區座談會上,參會的國創智庫企業研究員在聽完山西綜改示范區相關負責人對于制定并完善了26項體制機制政策制度的介紹后,頓覺眼前一亮。
山西綜改示范區自成立以來就特別注重營商環境建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范兆森介紹,26項體制機制政策制度覆蓋了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產業發展、創新創業、成果轉化、人才引進、企業孵化、園區建設等各個方面,為招商引智、園區建設、企業發展提供了多維度、全鏈條、便利化政策支撐。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堅持創新驅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基礎工程。不只在山西綜改示范區,全省各地各部門紛紛創優環境,以環境之“優”謀發展之“進”,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氛圍日益濃厚。
“招商引資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系統環境的整體提升,不單單是法治環境、政策環境,更重要的還有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臨汾市促進外來投資局黨組書記、局長崔玲玲介紹,通過“靚城提質”和服務業的繁榮,開門見景、推窗見綠,時尚休閑、宜居宜業的新臨汾已經讓外地企業家們很快融入這個城市。臨汾市常態化開展“早餐會+下午茶+夜沙龍”政企對接活動等,讓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長治市政府招商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申曉峰介紹,長治市對照國務院確定的營商環境試點城市的先進舉措,確定了56項創新舉措,讓企業辦事省時、省錢、省力。對本土企業和外地企業一視同仁,出臺《促進投資獎勵辦法》,連續三年兌現招商引資獎勵資金8963萬元;已與省內外149所高校、28個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達成700多項合作成果。
日積月累,厚培營商沃土。近年來,我省在打造“無差別、無障礙、無后顧之憂”“可預期、可信賴、可發展”的“三無”“三可”營商環境中取得積極成效。在市場化方面,加強市場監管,更加公平公正地保護各類所有制企業的知識產權、著重查處群眾反映強烈的不公平競爭現象、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在法治化方面,相繼頒布實施《山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山西省一枚印章管審批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加強營商環境普法宣傳,增強監管執法透明度,及時了解和回應企業訴求等。在國際化方面,加強對接國際通行經貿規則,持續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等。
以“奮進之筆”書寫招商精彩答卷,發揮招商引資“龍頭”作用,打造轉型發展新引擎,推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山西,必將為奮進“兩個基本實現”目標注入持久強勁新動能。
本報記者閆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