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年來,神池縣緊緊圍繞黃土高原羊產業優勢區建設目標,堅持產地生態化、養殖規模化、飼養標準化、監管全程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品牌化的發展方向,深度融合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全面建設全省優種羊培育基地和高品質生態羊肉生產供應基地。
實施草業提質工程,保障飼草供應。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加工利用技術,加強標準化青貯窖建設。積極引進飼草飼料加工企業,推廣牧草打捆、制塊、制粒技術,實施飼草開發,加快羊配方飼料普及推廣,年種植人工飼草18萬畝以上。
實施良種擴繁工程,健全良繁體系。優化肉羊品種培育模式,大力推動良種繁育與品種改良,利用晉神五和公司的胚胎移植和腹腔鏡人工授精技術培育擴繁“杜湖參羊”,形成以晉神五和為主干、鄉鎮繁育地為分支的產業布局,依托全縣養殖大戶和56個養殖場建成“杜湖參羊”產業集群,全縣良種母羊存欄達到10萬只左右、基礎母羊存欄達到20多萬只,繁育羔羊能力達到60萬只以上。
實施提量增效工程,擴大養殖規模。在已建成的69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基礎上,支持和引導經濟實力較強的養殖大戶采取租賃或合伙經營等形式合理利用閑置的養殖小區。整合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建設、規模健康養殖及肉羊基地縣建設等項目和縣級獎補資金,培育100個有500只羊左右的養羊大戶。
實施疫病防控工程,守牢安全底線。在做好國家規定的口蹄疫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的基礎上,引導并免費為養殖戶提供布病、羊痘、羊快疫、羊猝疽、羊腸毒血癥、羔羊痢疾和羊黑疫等病種疫苗。配齊鄉鎮畜牧專崗,完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畜牧配套附屬設施設備,充實專業技術人員。嚴防疫病侵入傳播,強化源頭管理,規范種羊調運渠道,加強產地、市場和運輸檢疫,嚴把檢疫關,杜絕疫病的傳播和流行,筑牢羊產業安全生產屏障。
實施龍頭培育工程,壯大產業集群。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招商策略,從用地、水、電、路等方面創優發展環境,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公司、集團及個人轉產投資,新引進一個現代化高標準肉羊屠宰加工廠,使羊肉向精細分割、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帶動優勢產業快速發展。每個鄉鎮力爭通過招商引資新建1個萬只羊的羊場,努力形成龍頭帶動基地、基地支撐龍頭的發展格局。
實施科技興牧工程,加快科技創新。依托移動、聯通等無線網絡,向養殖戶及時發布產業政策、疫病預防、常見病處置、監管、科學養殖、市場動態等有關信息。大力宣傳在全縣養羊業發展中涌現出來的典型經驗、創新做法、先進人物等,為全縣養殖戶提供零距離服務。建立內部網絡監管平臺,對縣、鄉、村三級防疫人員進行執法監督,初步達到網絡監管的目的。
實施糞污無害化處理工程,促進綠色發展。利用縣蔚來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有機肥生產項目,推進養殖糞污就地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發展生物有機肥產業。年可回收本地15萬噸農業有機廢棄物,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利用率達到80%以上。
實施延鏈補鏈工程,做活加工流通。引進天牧生物科技公司年屠宰15萬只肉羊精深加工和年生產3000萬噸預制菜中央廚房項目,補齊加工短板,發展精深加工,開發營養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產品,實現產品多層次加工、多環節增值、產業化發展,形成集約化、集團化畜產品加工體系。 (劉雪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