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區)門口掛的牌子少了、基層干部的微信工作群少了、群眾辦事需要開具的證明也大幅減少了,過去干部忙于填表和留痕任務,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走村入戶、一線辦公,不少基層干部感受到了新變化。
變化,源自岢嵐縣為基層減負賦能的有力舉措。今年7月,岢嵐縣建立縣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領導協調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明確7個方面49條具體措施,出臺22項制度機制一體推動,切實“為車減負”“為馬賦能”,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
減負松綁,破解“超重負荷”,讓“重車”變“輕車”
走進宋家溝村黨群服務中心,各個功能室的標識簡單清晰。“以前門口掛著各種牌子,我們來辦事都不知道去哪屋。現在,門口牌子少了,一目了然,辦事方便多了。”宋家溝村村民梁潤花深有感觸地說。
讓牌子下墻、讓治理提能、讓服務上心。整治“濫掛牌”成為基層減負賦能的“靶向”治理方法之一,岢嵐縣以“掛牌清理”小切口,撬動“村級事務”大成效,規范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外部掛牌174塊,整合歸并村(社區)辦公服務場所內部功能性指引牌348塊,讓辦公服務場所“更敞亮、更便民”。
減負擔不僅要減牌子,還要減任務、減壓力。岢嵐縣按照“依法下放、非準禁入”的原則,厘清不同層級、部門間的權責邊界,全面推行“六清單一機制”,即編制鄉鎮“屬地管理”事項責任清單指導目錄89項,分類制定村級組織履職事項11類29條、協助辦理事項26項,社區組織履職事項10類20條、協助辦理事項23項,收回上級權責事項25項,嚴格落實工作職責準入制度,嚴禁職責隨意轉嫁,推動治理重心下移。
與此同時,還從難處破題,針對縣醫院、不動產登記中心等部門仍要求出具相關事項,通過全程指導、集結部門評估、硬碰硬開整改單,不應由村級組織證明的22項事項已真正落到實處。
一項項“減法”背后,體現的是基層工作職責更加清晰、工作重點更加聚焦、工作效率更加高效。
力量下沉,破解“人少事繁”,讓“小馬”變“壯馬”
“之前這里有人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現在小區安裝了智能充電樁,再也不用為安全問題擔心了。”家住西城社區昌樂花園小區的趙二蓮聊起身邊的變化,豎起大拇指,“這可得感謝到小區報到的黨員。”
岢嵐縣深化“雙報到、雙服務、雙包聯、雙評價”機制,統籌全縣73個縣直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嵐漪鎮11名領導班子成員,包聯31個居民小區,1200余名在職黨員下沉45個社區網格394個微網格,開展結對共建活動150余場次,實現治理下放到網格、工作細化到網格、問題解決在網格。
持續落實“抓鄉促村”具體措施,通過“減上補下”為鄉村增編156個,配備社區工作者72人,新招聘社區工作者5名,加強130名到村大學生履職鍛煉和能力提升,綜合采用“請進來+走出去+沉下去”方式,培訓村社骨干19期4694人次,清理規范借調鄉鎮干部,建強基層干部隊伍。
持續派強用好駐村干部,集中調整5支省級工作隊、縣派駐村干部6名,明確28支縣派工作隊實行輪流值班值守制度。深入推進“一支隊伍”管執法,制定“鄉鎮吹哨、部門報到”執法事項清單,下沉編制和人員113個,組建10個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同步下沉人事、經費、考核權限,統一由鄉鎮統籌指揮調度,切實解決權責不清、力量分散、運行不暢等問題。
增編制、強力量、提素能,一項項政策落地,為廣大基層干部敢闖敢干、大抓落實營造了良好氛圍,增強了基層干事創業的能力和信心。
賦能增效,破解“折返多跑”,讓“車馬”更協同
“車”的負重輕了,“馬”的步子才會越邁越大。通過數字賦能,用“算力”解放“人力”,也是為基層減負的重要抓手。岢嵐縣建成“全縣一張圖、全域數字化”精細化社會治理平臺,深度整合房屋人口、黨建引領、文化賦能、治安防控、民生服務、居民自治等10個數據模塊,聚焦安全管理、事件治理、惠民服務三大核心主線職責,推行“網格采集、鄉鎮派單、部門報到”響應機制,通過“信息采集—受理立項—任務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閉環處置,用技術手段加大“馬”力、提升“拉”力,實現調度一鍵響應,態勢一圖感知。
在破解“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過程中,岢嵐縣重視基層、關愛基層、提升基層的工作導向進一步形成,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凸顯,基層治理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更多社會資源、管理權限和民生服務下放到基層,為基層放權賦能效果逐步顯現。
——協同聯動治理更有力。完善黨建引領下的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與的協調運行機制,推動“四議兩公開”“一事一議”同主題黨日、“板凳議事會”相融合,“一月一主題”開展協商共治活動240場次。
——解決群眾訴求更精準。完善“縣級黨員干部包抓、機關黨組織結對共建、黨員干部入戶訪查”三項機制,開展察實情、說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四實”活動,收集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訴求建議670多條,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800多件,將治理服務從社區下沉到群眾“家門口”。
——回應群眾期待更高效。把“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作為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主陣地,整合相關職能部門熱線,做到實時在線、訴求“秒回”、工單“直派”。
據介紹,下一步,岢嵐縣將始終保持定力、聚力攻堅,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在精準擴權賦能、提升綜合執法能力、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等重點任務上,連出硬招、實招、好招,確保減掉應減之負,擔起應擔之責,持續提升治理效能,以實干擔當為岢嵐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來源:人民周刊網)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