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岢嵐縣三井鎮神堂坪村被縣政府確定為2024年全縣創建的兩個精品示范村之一。今年以來,該村在上級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下,錨定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這一工作目標,聚焦人居環境、城鄉融合、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精神文明、鄉村治理等六項重點任務,堅持各項工作要求,強化資金、人才、用地等方面的保障措施,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及強化考核激勵等多項工作舉措,精品示范村的建設任務得以順利推進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新建的文明實踐站
改善人居環境 展現和美鄉村魅力
11月初的一天,記者一路驅車來到了神堂坪村。初冬時節,這里依然陽光明媚,一條條村道整潔通暢,一幢幢整齊鮮亮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漫步在村子的大街小巷,干凈整潔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
“要說我們村好在哪兒,我可以給你講兩個小時,絕不帶重樣的!”神堂坪村駐村第一書記秦亮亮說起村子時,話語間總是透著一份滿滿的自信。
神堂坪村位于三井鎮東南方向,地貌呈緩坡丘陵狀,氣候寒涼,平均海拔1580米。距鎮政府5.5公里,距縣城20公里。現有村戶籍人口323戶719人,有黨員51名。全村耕地面積2457畝,林地2098畝,農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土豆、紅蕓豆等。沙棘和野生蘑菇資源豐富。
該村于2018年首次進行了整村提升,危舊房屋和斷墻殘垣全部得到維修改造。在此基礎上,完成了全村主要街道的特色風貌整治。按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相關要求,該村又進行了建設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提升工程,硬化街道1720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10盞;四旁植樹1500余株;建起了每日處理70立方米污水的處理場;建有垃圾地埋桶兩處,由保潔員上門收集垃圾,分類處理;改造旱廁175套,全部投入使用。
老年日間照料中心
“今年又利用項目資金新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公共廁所,完成污水管網改造500余米。我們通過認真落實各項管理運維機制,全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秦亮亮介紹說。
激活資源優勢 鉚足產業發展后勁
神堂坪村空氣清新,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450毫米,境內及周邊無工業污染,這為該村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農牧業是全村的主導產業。農作物在種植原有品種的基礎上,馬鈴薯育種又成為該村的一張產業名片。村里依托康源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龍泉地緣育種公司合作,引入晉薯16號原種,大力發展馬鈴薯育種產業,育種面積每年保持在1000畝以上。產出的馬鈴薯原種在滿足合作單位回收的基礎上,為本村和周邊村民提供足夠的種子,帶動周邊群眾種植馬鈴薯4800余畝,畝產可達3000公斤以上。
晉嵐絨山羊
去年,由幫扶單位山西銀行和縣政府共同出資,建起了儲量為500噸的馬鈴薯儲藏窖,延長了馬鈴薯的保鮮期,提高了種植效益。今年,又利用項目資金建起了年加工5萬公斤的馬鈴薯粉條加工廠,形成了馬鈴薯從育種到種植、儲藏、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條。
大力發展以晉嵐絨山羊為主的養殖業,全村養羊2100只、牛220頭,并建有人畜分離的養殖場。利用“中華紅蕓豆”國字號品牌優勢,村內興辦了年生產能力為300萬罐的紅蕓豆食品加工企業,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年平均銷售額100萬元以上,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
“在產業發展的同時,我村還依托當地駐軍進行勞務輸出,讓本村群眾實現了就近就業增收,兩年內勞務輸出62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資收入為2500元。”鎮包村干部王霞介紹說。
紅蕓豆罐頭
城鄉融合發展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神堂坪村在2021年5月份以前,曾是岢嵐縣原神堂坪鄉政府所在地,公共服務基礎條件較好。經過近三年來的不斷完善,城鄉融合發展和公共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基礎設施由縣城延伸到村。客貨運輸及快遞物流直達到村,供電有保障,網絡全覆蓋,家家通自來水,戶戶實現了煤改電。
公共服務日趨完善。村內有寄宿制小學一所;有標準化衛生室一處,基本醫療設施齊全,常用藥物儲備充足。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條件優越,全村32名老人享受免費午餐和日間照料。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發放率為100%。
產業就業融合發展。利用全縣的農業種植補貼政策,不斷擴大紅蕓豆、土豆種植面積,進一步擦亮了“中華紅蕓豆”國字號品牌。利用本村豐富的沙棘資源,每年為全縣的沙棘飲料加工企業提供600余噸沙棘果,助推了全縣沙棘全產業鏈打造進程。
開展就業縣鄉村一體化服務。形成“縣有就業幫扶服務中心,鎮有就業工作站,村有就業服務專人”的就業服務網絡,縣零工市場的用工信息每天更新,并通過服務網絡將信息傳遞給每一位有務工就業意愿的群眾。
野生沙棘
堅持黨建引領 創新推動鄉村治理
為有效落實鄉村振興和精品示范村各項工作要求,神堂坪村在上級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建強了“兩委”班子,進一步加強了黨員隊伍建設,不斷彰顯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創新社會基層治理,實行網格化管理。全村劃分為4個網格,共有網格員9人。借鑒新時期“楓橋經驗”,村黨支部主動征求群眾意見,認真解決村民的正當訴求,積極化解鄰里糾紛和各種矛盾,確保了全村的安全穩定,實現了信訪到市赴省“零上訪”。神堂坪村黨支部也因此被市委和縣委分別授予“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縣平安建設先進村”榮譽稱號。
規范集體“三資”管理,認真落實“四議兩公開”等各項民主議事決策制度。以光伏收益和其他經營性收入為主的村集體經濟收入,今年有望達到52萬元。
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多項有益活動。如每周四的政策宣講大會,從2018年開始以來,累計開展250余次;利用新風超市積分制正向激勵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累計兌換生產生活用品1.5萬余件,價值8萬余元。
村民廣場舞表演
“村里還成立了秧歌隊和威風鑼鼓隊,大力開展“崇尚科學、移風易俗”宣傳活動,并積極爭取當地駐軍支持,開展慰問演出、義診等活動,讓全體村民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秦亮亮介紹說。
談及下一步的發展規劃,村黨支部書記王老虎滿懷信心地說:“我們會按照精品示范村的各項要求把已開展的各項工作鞏固好、推進好。計劃明年擴建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新建紅白理事會,為村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我們也將走出去學、請進來講,借鑒其他地方的好經驗、好做法,傾聽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力爭把神堂坪村打造成名副其實的精品示范村。”
策劃:宮愛文 李春平
文字:龐麗芳 劉芝彤
攝影:左云飛 劉芝彤
設計:范 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