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現代化城市應具有的內在品質。近年來,我市通過深入持久地開展“五城”集中聯創,“國家智慧城市創建示范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創建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城市品牌的內涵進一步顯現,不僅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在新的起點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8年忻州市(城區)被提名為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以來,全市上下對標對表、眾志成城、砥礪奮進、攻堅克難,3年的時間里,我們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征程上留下了堅實的足跡,也迎來了沉甸甸的收獲。
——典型引領,打造崇德向善之城。大力選樹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用身邊的好人好事、善行善舉,感召帶動全市人民崇德向善。在各級基層組織和單位選樹身邊好人的基礎上,市級層面每年隆重表彰忻州好人、道德模范、優秀志愿者和新時代好少年等,涌現出了劉桂珍、沙萬里、郭改然等一大批影響全國的模范人物。今年還評選表彰了“抗疫期間忻州好人”10名,并請他們深入社區和單位進行事跡巡講。2019年,石建華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李巧珍、張尚富躋身“中國好人榜”。2020年,銀建鷹被評選為全國百名最美環保志愿者。
忻州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創建了全省首家“忻州好人館”,將近年來涌現出的忻州好人和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的圖片陳列展示,組織全市干部群眾參觀學習,使好人成為忻州的魂和城市的根?!靶弥莺萌损^”已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基地,也成為忻州傳播文明、弘揚正氣、典型引領的新高地。
——古城活化,打造文化厚重之城。2019年以來,忻州傾力打造以秀容書院為標志的忻州古城活化項目。目前一、二期已建成投入運營,忻州古城的自在生活融民間藝術、非遺展示、傳統美食、節日文化為一體,人氣爆滿,游客如織,食在古城、住在古城、游在古城,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新地標,塑造了古城與現代城市有機融合的厚重城市文化氣質。全市大力弘揚正眼看世界、敢為天下先的徐繼畬文化,艱苦創業、以弱勝強的根據地文化,雷厲風行、開拓創新的走西口文化,不辱使命、群策群力的楊家將文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文化,蹚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花小錢辦大事,扎實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獨特之路。
——產城融合,打造轉型發展之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忻州在城市發展中注重產城融合,率先蹚出一條轉型發展之路。市區分為四大功能區,南部以古城活化為牽引,打造晉北生活體驗和旅游集散地;中部以雜糧產業為牽引,打造輻射帶動農業產業發展的城鄉融合地;北部以云中河景區溫泉康養產業為牽引,提升城市品質,帶動三產服務業上水平;東部以開發區高新產業為牽引,優化營商環境,建設留得住人才的開放型城市功能區,為忻州發展夯實產業基礎,打造群眾能就業、增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彰顯人生價值的人生高地。
——大干城建,打造和諧宜居之城。2013年以來,忻州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力度,連續八年大干城建,城區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新建的公園廣場投入使用,五館一院運營在即。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和諧推進,人居環境明顯提質。忻州市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稱號、全國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七進”活動試點城市、商務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市等。
——全域創建,打造人民滿意之城。三年來,以忻州市(城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龍頭,全面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校園、文明景區和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同時指導14個縣(市、區)全面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目前,忻州市(城區)、靜樂縣正向全國文明城市沖刺,已有4個縣(市)創成省級文明城市,5個縣成為省級文明城市提名,3個縣正在創建市級文明城市。文明創建人人參與,和諧忻州個個受益。忻州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呈現出全域創建、多層面推進的良好格局。在忻州城區31個社區、8個城中村率先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組織市區兩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文明忻州、有你有我,文明忻州、共建共享”,開展各類宣講、輔導和關愛服務,用心創建文明忻州,讓愛成就美好未來。主流媒體開設“百姓直通車”等專題專欄,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訴求,真正讓市民成為城市建設與管理的主人翁,市民滿意度不斷攀升。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