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普惠金融真不賴,種些藥材富起來。”五臺縣耿鎮北月池村百味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張永紅,站在山坡上望著長勢喜人的中藥材高興地對筆者說,“4年了,普惠金融支持咱種植中藥材260畝,發展社員25人,其中貧困戶16人。去年靠電商網上賣,有60畝獲得收益11萬元,社員人均收入4400元,全部脫貧啦!”
其實,像張永紅這樣靠線上線下運行的村級電商,全縣已有269個,“普惠金融”支持各項扶農、扶貧貸款1.16億元,促動農產品日流量多達2萬余件。
據悉,從2016年起,五臺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立足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實際,接連出臺了《五臺縣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五臺縣“十三五”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規劃》等文件,全力吹響了脫貧號角。先后引進京東、美淘村等電子商務企業,從事電子商務推廣人員達500余人。2017年,五臺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正式啟動,躋身“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行列。2018年,五臺縣公共品牌“五臺齋選”正式發布與推廣。農村電商服務企業已遍布全縣16個鄉鎮、1個景區、260個行政村,農產品實體加工企業16家。培訓后上崗的電子商務人員7024人,其中貧困戶2022人。五臺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又以文件的形式下發了《五臺縣“五位一體”推進全縣小額信貸工作的實施細則》《五臺縣金融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富民扶貧工程實施方案》,以此促動五臺農村商業銀行4年累計發放“普惠金融”小額扶貧貸款4.6億元。全縣開設網店38個、微店231個,“四通一達”的物流快遞企業22個,全縣18個大類36個品種的農產品成了香餑餑。
位于五臺縣耿鎮村大山深處的山西百草綠源中藥材種植基地,2017年得到“普惠金融”小額扶貧貸款490萬元,采取“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運作模式,種植中藥材6540畝,輻射全縣13個鄉鎮77個村869家貧困戶,去年通過微信、電商、互聯網、實體店等,實現銷售收入1120萬元,戶均收入18700元,全部脫貧。
如今,“普惠金融”更大范圍地惠及五臺人民,五臺縣也將依靠“五臺齋選”以及京東、淘寶等18家電子商務平臺,讓更多的農產品進入線上銷售,惠及全縣貧困農民。(金俊賢 曉昇 先良)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