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聚焦忻州>>正文
把產業的拳頭攥得更緊
——忻府區播明鎮北太平村的香瓜脫貧路
2020年07月06日 17時16分   忻州日報

綠油油的大田玉米長得還沒半人高,忻州市忻府區播明鎮北太平村香瓜產業園區的溫室大棚里,第三批小香瓜苗已經進了棚。6月12日,村黨支部書記馮青懷樂呵呵地說:“從3月份第一批香瓜開園到現在,一直是有多少就能賣出多少,價格也不賴,這個產業選對了。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咱北太平村必須沿著這條路子繼續往前沖。”

抱團搞產業,樂了種瓜好把式

在忻定盆地,這里獨特的土壤氣候地理條件,孕育出聲名在外的小香瓜“燈籠紅”。自然各村各莊都有幾個種瓜好手。

北太平村51歲的馮東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剛開始,單打獨斗,自產自銷,種少了不值當,種多了人手不夠不說,還發愁賣。看著有人種辣椒,日子有了起色,他也跟著種開了辣椒,光明似乎就在眼前。他從幾畝、幾十畝,發展到上百畝。不料,攤子鋪大了,田間管理跟不上,結果辣椒都爛在地里,十幾萬元的投資打了水漂,還欠下一屁股債。正愁得年也沒法過的時候,馮青懷登門動員他種溫室大棚小香瓜。

馮東生感慨地說:“主要還是身邊有個好支部,村干部們實事一件接著一件干,好事一樁接著一樁辦。”

種上溫室大棚后,馮東生才發現,和以前露天種可不全是一回事。吊蔓要技術,棚內溫度控制要技術,水肥管理要技術,更不用說病蟲害防治了,好在區里給種植戶們聘請了專家,又搞培訓又地頭指導,馮東生不懂就問,有事就咨詢。這幾年,他不僅還清了外債,而且現在城里有樓房,出門有小車,心里美滋滋。

小香瓜種植戶多了,合作社應運而生。馮青懷出資300萬元,成立了忻府區鮮特佳農業專業合作社,為種植戶提供統一的培訓、種植、施肥、管護、銷售,既保住了北太平小香瓜的口碑,又避免種植戶背地里互相爭客戶。

找對了路,就要堅定走下去

初夏的后晌,北太平村的香瓜產業園區里,三三兩兩的市民帶著孩子來采摘。金黃的小花,飛舞的蜜蜂,翠皮的香瓜,孩子們不顧棚里的熱浪,蹦蹦跳跳,從一個棚里跑到了另一個棚里,嘰嘰喳喳,滿臉的興奮和好奇。

農業的出路在于“特”和“優”。58歲的馮青懷背靠著大棚坐在門口,后背直挺挺貼上熱烘烘的土墻,看著眼前活蹦亂跳的孩子們,回憶起當初,是他抓住區里鼓勵發展設施農業的政策“金鑰匙”,動員村干部帶頭蓋溫室大棚。憑著辦食品加工廠積累的市場經驗,馮青懷選中了本地的特色農產品——“燈籠紅”小香瓜。“大家都有經驗,風險好控制。”

第一年,北太平村“燈籠紅”就紅了,每棚收入上萬元。解決了重茬問題,大棚小香瓜走上了穩定發展之路。去年,又試水上網銷售,一舉拿下了20多萬元的訂單。

甜糯玉米是忻府區又一個特色農產品,更便于機械化種植。去年,馮青懷從省農科院引進花青素甜糯玉米。這個品種的甜糯玉米皮薄、肉細、味甜,富含花青素,具有防癌、抗衰老、改善睡眠等功效。上市時,每穗售價4元,比普通甜糯玉米售價高1.2元左右。

優質特產,有競爭力。去年試種了40棚,每棚純收入5000元,今年擴大到100棚。

現在,花青素甜糯玉米在北太平村人眼里,是又一個致富的“拳頭”。馮青懷說:“從大田玉米到普通甜糯玉米,再到花青素甜糯玉米,這就是我們村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特’字做文章,盯住‘優’字下苦功,一定能蹚出一條金光大道來。”

用好改革這一招,鄉村振興添動力

小香瓜產業的發展,給北太平村帶來了多方面的變化。

全村5321畝耕地,現在已經集中到80多戶種植大戶手里。全村2040口人,有三分之二到城里務工。

土地出現大規模流轉,每畝租金達到了1200元。

在北太平村,家家沒有富余勞動力。馮青懷告訴記者,因為有溫室大棚,務農時間一年長達10個月。就是婦女,現在干一天活也能掙到100元。正是考慮到人工有限,前幾年,他把他的食品加工廠從北太平村搬遷了出去。

當然,最大的變化是人心的變化。前段時間疫情防控,村口要設檢查點。全村44名黨員全部報到,義務值守。村民們積極配合,紛紛給在外打工的親戚朋友做工作,不要回村。

播明鎮黨委書記張文說,北太平村走上產業發展的大道,不僅為本村農民增收370多萬元,而且帶動全鎮城郊型經濟的發展,形成了規模種植、科技示范、餐飲以及電商四大模塊為一體的產業園區。

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文章,讓鄉親們生活越來越美好。張文認為,接下來就是要向改革要紅利。今年,鎮里在南太平村搞了土地集體化經營的試點,就是土地的所有權不變、承包權不動,經營權自愿、有償流轉,試行“一戶一塊田”,很受村民們歡迎。

最近,馮青懷有更大膽的想法,就是通過經營權流轉,實現合作社經營升級為企業經營。他說:“經營權統一交給集體企業經營,零散地塊消失了,全部采用標準化種植,下地干活就是上班,那時農業的綜合效益將實現最大化。”(王利強)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
  • <tfoot id="mskeq"></tfoot>
  • <samp id="mskeq"><del id="mskeq"></del></samp>
    <tfoot id="mskeq"><del id="mskeq"></del></t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