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的旱作技術,到高質量的現代化旱作農業集成模式;從十年九旱的貧瘠之地,到林茂糧豐的宜居鄉村……有機旱作農業是山西農業的一大特色。山西省近日發布了96個(項)有機旱作農業代表性科技成果,助力有機旱作農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此次山西發布的96個(項)有機旱作農業代表性科技成果,包括有機旱作方面的科技獎勵成果、品種、創新農機具、技術(技術模式)等。其中,有機旱作推介品種22個,主要依據國家和省級主導品種、種植面積、品種特性等遴選確定。
圖為山西省壽陽縣有機旱作農業科研創新基地。新華社記者王飛航 攝
地處黃土高原的山西省,由于獨特的地形地貌,發展成旱作農業大省。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山西省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初步構建,產業體系更加完備,經營體系日臻完善。通過實施有機旱作,全省耕地質量等級提高0.02等,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4.6%,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到0.571;全省農藥、肥料使用量連年零增長,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0%,秸稈綜合利用率93.5%;肥料利用率達42%,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54.79%。
“下一步我們要加快實現有機旱作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產學研結合的基礎上,推動研發推廣能力持續升級更新,技術體系不斷完善,社會化服務水平加速提升。”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記者王飛航)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