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產業脫貧出實招 貧困戶要100%變“股東”
今年底前,全省產業脫貧任務全面完成,每縣培育3個以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力爭貧困戶入股率100%,培育高素質農民4萬人,脫貧人口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這是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近日制定的《山西省關于鞏固拓展產業扶貧成果的實施意見》確定的新目標。為實現目標,我省將實施5條舉措:提升脫貧產業,夯實增收基石;壯大產業“龍頭”,提升帶動能力;強化技能服務,激發內生動力;暢通產銷銜接,促進銷售增收;完善體制機制,密切利益聯結。
《實施意見》提出,持續提高脫貧農戶組織化程度,加大帶貧益貧龍頭企業支持力度,將適合就地承接的輔料、包裝物等采購訂單和勞務用工定向提供貧困村合作社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為返鄉創業的帶貧企業、合作社在土地、勞力和資金等主體配套方面主動提供政策支持,推動與貧困戶成為利益共同體。同時,鼓勵和支持貧困地區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廣“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密切貧困群眾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讓貧困戶融入產業鏈、供應鏈,實現穩定增收、長期收益。
對于貧困戶來說,掌握一門技能是激發內生動力的助推器。根據《實施意見》,我省加強本地人才教育和培訓,培養鄉土專家,打造鄉村產業振興“領頭雁”,培養不走的脫貧致富帶頭人。也要為貧困戶提供“菜單式”“分段式”“幫帶式”培訓,確保貧困戶真正掌握提升一兩項實用技術。
我省近年來開展特色種植業扶貧、貧困戶組織化提升等特色農業扶貧行動。去年,全省產業帶動脫貧11.1萬人。(記者 何寶國)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