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產達236.8萬噸,單產創新高
本報訊(記者王秀娟)7月21日,我省公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農業生產形勢喜人,夏糧總產達到236.8萬噸,增長4.0%;夏糧畝產294.3公斤,增長7.6%,再創歷史新高。
6月14日,是個令人興奮的日子。臨汾市翼城縣唐興鎮東關村,來自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山西農大小麥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9位專家對國審小麥新品種“煙農1212”水地小麥水肥一體化高產高效攻關田進行實打實收,實打實收面積3.17畝,收獲鮮籽粒2713.8公斤,平均畝產790.2公斤,刷新了我省冬小麥畝產新紀錄。山西瑞德豐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在現場說:“我們這1萬畝小麥,率先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增施有機肥實現化肥減量、種子包衣防病治蟲、增加微量元素以及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比去年畝均增收200公斤左右。”
夏糧豐收得益于良種良法的推廣應用。立足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我省及時確定了農業生產的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及時下發了小麥冬前、春季和后期田間管理意見等。一批優質高產品種得到示范、擴繁和推廣,全省小麥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探墑溝播抗旱節水模式增產率達到12%。新絳縣北張鎮李家莊村村民李春所告訴記者:“現在種麥子比原來省事又收益高,小麥品種好、集成技術好,種收全程機械化,收獲后馬上被收購,實在太好了。”
今春以來,我省緊盯關鍵農時,印發《山西省奮戰100天奪夏糧豐收行動方案》,實行周調度跟蹤夏糧長勢;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開展“三聯三送三服務”活動,全省累計開展指導服務萬余人次。疫情防控期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通過微信群、益農信息社、抖音等線上模式指導各地解決技術難題,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鞠振表示:“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們堅決壓實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700萬畝、全年糧食產量138.4億公斤的指標責任,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開展抗旱指導服務、防范災害性天氣和重大病蟲害防治,確保全省夏糧豐收,實現單產創歷史新高、總產大幅增長,為我省糧食安全、‘三農’轉型發展蹚出新路增添了信心和底氣。”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