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冷雪)7月21日,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全省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降幅收窄、穩定回升成為經濟發展關鍵詞,我省地區生產總值為7821.6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降幅較一季度收窄3.2個百分點。
因年初疫情突襲,我省經濟發展按下“暫停鍵”,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同比下降4.6%,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經濟增長穩步回升,我省主要經濟指標二季度均實現正增長。
“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扎實推進,生產需求持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衛永杰介紹,上半年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加快回升,全省經濟穩步復蘇,穩定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從工業連續三月正增長到第一產業投資增長48.5%,從能源保障有力到高技術制造業穩定增長,上半年經濟數據彰顯出我省經濟轉型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夏糧喜獲豐收。上半年,我省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夏糧總產236.8萬噸,增長4%,畝產再創歷史新高。
投資持續發力。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比全國快11.4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和互聯網投資持續發力。
工業生產回升。投資帶動增長,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0.3%,降幅低于全國1個百分點。其中,新興產業逆勢增長,通信設備制造業、煤層氣采掘業和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增速均明顯好于全省規上工業。
收入就業穩定。全省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均有小幅增長;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控制在4.5%目標以內。
與此同時,全省消費、財政以及進出口降幅均在收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