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F/6A/6F/84E9CD2B881BBA84B0D25068276_411C3192_56A69.png)
連日來秋風陣陣,正是項目建設的黃金期。8月14日,車輛駛入原平市崞陽鎮,沿著南環大道向北進入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在開發區一隅,一組組超大號的“電池”矗立其間,藍天白云與“電池”相互映襯,構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卷。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新建的原平市500MW/1GWh共享儲能電站像“海綿”一樣蓄積電力,通過“削峰填谷”守衛電網安全。作為山西在建的最大電化學儲能項目,目前正在進行一、二次設備電氣調試,預計將于8月底正式投入運行。
1
由山西晉海清潔能源有限公司投資、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原平市500MW/1G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總投資22億元,分兩期進行建設。其中,一期建設容量為300MW/600MWh,配套新建1座220kV升壓變電站以及220kV送出線路1條,儲能區共安裝180套3.35MWh儲能電池單元和90套3.45MW儲能PCS升壓一體機。
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總工李業童說:“自去年9月份項目開工以來,項目團隊頂著酷暑、冒著嚴寒,相繼完成了綜合樓、二次配電樓、一次配電樓、消防泵房、危廢間等主要建筑物建設工作,以及全站電氣一、二次設備安裝工作。目前,項目調試人員正在全力開展項目并網前的全面調試工作。電站建成后,單次充電可儲存高達60萬千瓦時綠色電能。通過利用儲能‘移峰填谷’調整能力,實現錯峰收儲、釋放綠電,推動實現24小時綠電供應。這不僅能提高供電質量和電網運行的安全性,還能有效提高新能源的消納能力,最大程度減少棄風、棄光等情況的發生。”
山西原平市500MW/1G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于2022年5月9日取得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備案證,于2023年2月28日獲得山西省能源局建設指標批復,是目前山西省在建的最大共享儲能電站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利用儲能“削峰填谷”功能,將有利于提高山西電網的調峰能力,改善風光發電輸入功率的可控性,增加新能源的利用率,標志著原平市即將步入一個清潔能源廣泛使用的新時代。
2
“工程項目場址規劃,利用境內未利用地及一般農田等土地資源。根據儲能電站場址選擇原則,結合土地利用、交通規劃、電網規劃等資料,通過現場考察和資料分析,對促進地區能源結構優化,提升清潔能源輸送比例,實現土地綜合利用,推動原平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大意義。”“目前針對光伏風電項目的不穩定性,各地新能源項目均要求配套建設儲能。電站建成后,可服務山西省內不低于5GW的新能源項目,助力忻州市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李業童對記者說。
“碳達峰、碳中和催生了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重要的技術之一。這些超大號‘電池’除了容量大外,還有什么優勢呢?”李業童回應了記者的疑問:“項目采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為了保障安全性,我們在每個儲能集裝箱里都加裝了安全預警系統及獨立消防設施,能夠根據集裝箱內部的溫度和噪聲變化,判斷出電池運行情況。一旦出現故障,儲能集裝箱將自動隔離斷電,若觸發火情,將立即啟動滅火裝置及時消滅火源,同時上傳故障信號通知工作人員及時處理。”
據了解,原平市500MW/1GWh共享儲能電站土建工程施工已完成98%,電氣設備進場安裝工作已全部完成,各項工作正在有序不紊推進,計劃于8月底前完成并網。并網后,能有效提高新能源的消納能力,減少棄風、棄光等現象的發生,具有提高電網運行能力、穩定電網安全運行的作用。
3
項目建設熱潮的背后,是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業績是新擔當、交賬是軍令狀”工作理念的生動實踐。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連日來,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秉持“負責任、動腦筋、講良心”的工作要求,在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的同時,全力保障項目建設進度,始終堅持“一切圍繞項目干、一切圍繞項目轉”的原則。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項目落地之前,我們就啟動了跟蹤服務機制,對前期手續辦理、征地等工作,安排專人進行跟蹤與協助,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未來,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務工作。”
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把重點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和“主引擎”,建立了招商引資區域服務專班,以“全生命周期”服務助推重點項目“加速跑”,不斷刷新建設“進度條”,為原平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策劃:宮愛文 李春平
文字:張志遠
攝影:張存良
設計:趙 菁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