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sxrb.com/NMediaFile/2021/0223/MAIN202102231555000506969715182.jpg)
某“閑置物品置換群”聊天信息截圖。
最近,在濟南天橋區的一些小區,有不少居民發現小區樓道里張貼了一張寫有“社區閑置物品轉讓共享群”的廣告。內中介紹,為方便業主鄰居們在群內轉讓家里的閑置用品,把自家不用的物品轉讓給那些有需要的業主,這樣既可以做到物盡其用,又不至于造成浪費,因此組建此群。這樣類似的群不少,群內交易已漸漸成為二手貨交易的一種趨勢。
火爆——
三個多月2000多人入群
據活動發起人王紅(化名)介紹,這是一個純公益的群,想為大家閑置物品置換交易提供一個免費的平臺。王紅稱自己是南昌人,是一名80后的寶媽,有兩個寶寶,平時存儲的東西非常多,放在家里用不到,扔了又可惜,送人又擔心別人會介意,于是開始組建這樣的群。“這個活動最初在去年12月份從南昌發起,到現在已有兩千多人加入。”她介紹,參與的人變多之后,開始招募志愿者在濟南、無錫等城市推廣。王紅還介紹,物品置換主要是居民雙方私下進行協商,也可在群主的幫助下,通過建三人群的方式輔助雙方進行交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所在的群是其在濟南組建的其中一個閑置物品置換群。記者注意到,群里已經有300多人,并且每天人數都在增加,有人轉讓飲水機,有人轉讓二手手機等等。據介紹,目前群里已經成交了幾十件物品,主要是家電、電動車、床、兒童玩具等日常生活用品。
“建立共享群有效調動了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了物品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家里的收納空間。”她表示,只要微信群一直堅持運營,這個活動就會一直進行下去,她希望能夠推動閑置物品置換成為一種常態。
質疑——
置換群成微商引流工具
王紅的動機真的只是做公益嗎?有細心的市民發現,王紅其實是一名微商,雖然沒有在群里發布賣商品的消息,但不少市民進群都是先通過王紅的微信好友之后才能進入群聊。因此有人懷疑這只是微商拓展朋友圈的新套路。
將家中的閑置物品拿出來交換或者買賣,給有需要的人群帶來方便,讓閑置物品變廢為寶,可謂一舉多得。有的人確實是單純在做公益,但也有的卻是另有目的,這種閑置物品交換微信群也漸漸成為不少微商們的引流利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查詢發現,不少閑置物品置換群是由做微商的人建起來,建群之后會分享育兒經,育兒經里都包含著所用產品。一名微商坦言,這種方式已經成了行業里默認的比較有效的引流方式。
提醒——
群內交換可能引發糾紛
群內成員王先生曾發布一則飲水機置換信息,目前王先生的飲水機已經以50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附近小區的人。他認為,社區閑置物品交換確實能夠提高物品的利用率,既節省了成本也節省了空間,并且社區閑置物品置換群的成員一般都是社區附近的居民,可以加深一下鄰里感情,交易上也省去了一部分物流成本。
不過有行業人士提醒,雖然這種二手貨交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但也存在一定的隱患。閑置物品的安全性無法得到全面保障,因為交換者不是商品的生產者,無法確保產品的性能。如果交換的物品有瑕疵,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其他糾紛,換購者很難取得證據,只能通過合法的途徑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因此,鄰里之間的物物交換,不具備相應主體所能提供的職能,雙方的交換是原始的信任。所以在交換物品和換購物品時,應對物品的性能、生產日期、安全性有全面了解后,再確定是否完成交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云鶴 實習生 韓婕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