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歡聲笑語
如今身強力壯,老了以后體弱多病,家人又不在身邊,怎么辦?不用急,就用當下的閑暇時間服務老人,把服務時間存入“幸福時間銀行”,當你有需要的時候,就能兌現志愿者們對你的服務。這是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一大創新舉措。
記者昨天在采訪中了解到,乳源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大橋鎮敬老院設立“幸福時間銀行”志愿服務項目。此項目從2020年9月實施以來, 30名志愿者服務了16位年齡60歲以上的老人,服務時長累計達到1000小時,使這些老人的晚年得到了關懷與溫暖。
年少的服務年長的 年長的服務年老的
據了解,該項目以互助、互幫、互愛的形式,以服務時間數量為單位,以互幫互助為內容等,既可時長兌換,也可積分兌換。服務時長儲蓄幸福時間銀行,需要時可兌換服務。如甲某可服務乙某,乙某可服務丁某;甲某需要服務,可得到相應的時長;不需時長服務的可根據積分兌現其他服務。形成年少的服務年長的,年長的服務年老的循環模式。
今年44歲的護理員黃傳英介紹,自從實施“幸福時間銀行”志愿服務項目以來,大橋鎮敬老院每位老人都有一名志愿者服務,使老人得到更體貼、更溫暖、更周到的服務。
12月11日,大橋鎮敬老院歡聲笑語,不斷傳來“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原來該鎮組織志愿者為敬老院12月份生日的老人和護理員集體慶祝生日?;顒蝇F場,74歲的特困老人朱炳蘭、60歲的特困老人林赤英和44歲的護理員黃傳英作為活動的主角,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戴上可愛的生日帽,并開心地許下心愿。隨后志愿者們和黃傳英一起切蛋糕,把香甜的蛋糕送到每一位老人和護理人員的手中。
“今天的太陽啊,紅艷艷!”“今天的日子啊,甜蜜蜜!”品嘗完蛋糕,心情大好的老人們唱起了客家山歌,只見老人們拿起話筒,你唱一句、我接一句,你來我往,樂此不疲,活動現場如同歡樂的海洋。
積分兌換的生日會
“這是我第一次過生日,真的很開心,也很感謝你們!”護理員黃傳英握著志愿者的手激動地說。其實,這次的生日會,是黃傳英申請的“幸福時間銀行”積分所兌換的“愿望成真”。黃傳英作為大橋鎮敬老院的護理員,每天24小時守候在敬老院,為老人們打掃衛生、換洗衣物、照料餐食。今年由于疫情敬老院實行封閉管理,更是幾個月都沒有過假期。
2020年9月,大橋鎮敬老院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實施“幸福時間銀行”志愿服務項目,黃傳英也成了一名“幸福時間銀行”志愿者,3個多月下來,她累積的志愿服務積分近600分。
在志愿服務積分兌換上,大多數志愿者們選擇了兌換紙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黃傳英卻主動提出想用積分兌換一次生日會:“我40多歲了,沒有過過一次生日,敬老院里的老人們也是一樣。這次我想用我的積分兌換一場生日會,和12月份生日的老人們一起過一次生日,大家一起熱鬧一下!”
看著老人們臉上洋溢的燦爛笑容,黃傳英非常滿足:“看到他們這么開心,我就知道我這次的積分兌換選擇沒有錯,也更堅定了我做志愿服務的決心。尤其是參與志愿服務付出的服務時長儲入‘時間銀行’個人賬戶,以后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兌換相應的服務,更是給年輕人極大的鼓舞。”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瑜 通訊員賴南坡、鄒偉群、饒雯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