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地點】通州區老年玩具店
【事件看點】運營數月,市區老人專程坐一個半小時公交來玩
2020年重陽節期間,通州區一家老年玩具店低調開業,卻吸引了各路媒體爭相報道。開業兩個月了,這里現在運營得怎么樣?
玩具種類豐富 不買也可以免費玩
老年人也需要玩具嗎?答案是肯定的。在老年玩具店里,不少“老頑童”在照顧兒孫的閑暇,可以在這里度過屬于自己的快樂時光。
從地鐵通州北苑站下車,步行9分鐘,穿過楊莊北街,在路口就能看到“老有所玩老年玩具店”的大紅色招牌。走進玩具店,首先感受到的貼心來自于腳下的防滑地磚,其次是這里玩具種類的豐富。玩具店約180平方米,擺放了華容道、趣味接球機、魯班鎖、九連環等400多種適合老年人的玩具。貨架兩側是健身運動區和益智休閑區,路過的老人都可以進來歇歇腳,玩一玩,聊聊天。
“過去小孫子一上學,我就只有看電視、玩手機。現在送完孩子,我就麻利兒奔這兒。就算不買玩具,老板也讓我們免費玩。”72歲的劉玉梁是店里的常客,每天上下午都來店里玩,樂此不疲。說著,他拿出幾枚“羊拐”,開始示范玩法。“這叫欻羊拐,也叫嘎拉哈,是我們小時候的玩意兒。先往空中拋,接在手背上,翻轉過來,一個不掉就算贏。”老人邊玩邊說。
家住數十公里外老人 專程坐公交趕來
“老板,快給我拿那個乒乓神器,太好玩了,周末我要和小孫子一起玩。”上午9點剛開門,69歲的劉玲就從西城趕到這兒,購買了一套乒乓球訓練器。買完東西,她還舍不得走。滾鐵環、投壺,一撥兒操作才算盡興而歸。她說:“每次來都跟回到小時候一樣,很開心。”
像劉玲一樣,從離通州數十公里外的其他區趕來的老人并不在少數。老人們都是一早趕來,或是打發送孫輩上學后的時間,或是專門來此尋找童年的記憶。
據媒體報道,今年74歲的侯阿姨家在方莊地區,專程坐近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來玩具店體驗選購,雖然只來過兩次,但她已成為老年玩具的忠實愛好玩家。
今年88歲的李女士老兩口也是專門從十里堡到老年玩具店購買握力球和益智玩具。“人一老就怕得老年癡呆,一定要讓自己的身體和腦子都動起來。老年人不能老在家躺著、閑著,在配合疫情防控需要的前提下,也要出門多接觸新鮮的事物。”
老板默默準備10年 聯系玩具廠3000多家
有喜歡懷舊的,自然也有喜歡新潮的。楊孝明和高成鳳夫婦就帶著小孫子“鬧鬧”一起溜了一圈“木牛流馬”。在人力的牽引下,木質玩具緩緩前行,栩栩如生,讓一家人大呼過癮。楊孝明說:“一天不來都不行,這里這么多好玩有趣的東西,讓生活更加有了奔頭。”
剛過10點,玩具店里已經是音樂聲、歡笑聲不斷。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最簡單的快樂和幸福。
“就在上周,一個老人在這里待了整整一天,她說這里相當于半個醫院,玩具比好多保健品都管用。”店主宋德龍說,自己接觸過很多老人,了解到有些老人退休后在家大多是哄孩子、看電視,生活比較單調,開這家老年玩具店,就是想滿足更多老年人的精神和娛樂需求。為此,他默默準備了10年,聯系了3000多家玩具廠,并將選定的老年玩具進行歸類,分為懷舊、益智、健身、把玩等20個類別。“現在每天能賣出十多件玩具。”宋德龍表示,自己的父母住在吉林白城老家,等玩具店步入正軌,他想接上父母來這里看看,這也是他開店的初衷之一。
“平日晚上9點閉店,有時碰到客人玩得晚,我會推遲關門,最晚的一次是11點下班,為的就是讓老人們盡興。”宋德龍說,店里的玩具擺放位置都是不固定的,為的就是不讓它們被老人們“玩膩”。每天一有空兒,他就絞盡腦汁找尋新奇的或消失已久的復古玩具,保證店里總有新的玩具可讓老人們“上手”,喚醒他們那些即將被遺忘的兒時記憶。
文并攝/任曉宇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