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劍雄)時令到了冬季,秋收全面結束。盤點今年的收成,五臺縣農業依然豐收,更可喜的是,農作物秸稈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全縣秸稈還田2萬畝,青貯、黃貯玉米秸稈(打包、窖貯)9萬畝、其他秸稈2萬畝。
今年秋收開始后,五臺縣將秸稈綜合利用作為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的重點和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層層壓實責任,建立了政府主導、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
依托技術優勢,五臺縣加強對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技術指導,實地開展技術服務,積極探索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的典型模式,積極發展和推廣各類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和農機具,促進先進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和農機具的普及應用。
同時,廣泛開展宣傳秸稈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綜合利用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實現農民增產增收的重大意義;開展技術培訓、示范觀摩、現場交流等活動,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的專業化水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及時宣傳秸稈利用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宣傳秸稈綜合利用的態勢,營造了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秸稈綜合利用的良好氛圍。
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利用、疏堵結合、以疏為主的原則指導下,五臺縣今年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有了明顯的提高,秸稈收儲體系進一步完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環境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