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黃瓜、兩頭蒜、三個辣椒,別看東西不多,人們依然選擇用透明手撕連卷塑料袋,將它們分類裝好、稱重、貼價簽。
或許有的人還在抱怨沒有塑料袋覺得會不方便,但還是要說禁塑、限塑的這場“戰爭”已經是迫在眉睫。
為什么這么要禁塑、限塑?
來看看這組數據: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料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全部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20圈。
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每年超10萬只海洋動物因被塑料袋纏住或誤食塑料袋而死亡,它們的生存空間被垃圾侵占,食物被垃圾填滿。
可能一個垃圾,就會導致海洋生物的滅絕。這些扔進海洋的塑料袋降解時間要200—1000年。塑料填埋占用大量土地,且被占土地土壤受到污染,長期得不到恢復。
為什么塑料垃圾如此之多?
塑料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在我們的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中應用廣泛。塑料袋便宜方便,“替代品”吸引力不足,消費者不在乎多花兩、三毛錢,塑料袋裝完商品還可以裝垃圾。
你扔掉的塑料垃圾最后去了哪?
每年約800萬噸塑料垃圾被傾倒入海洋。科學家曾在英國《科學報告》雜志上刊文稱,太平洋垃圾帶漂浮著超過8萬噸垃圾,主要是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制品。這些“塑料怪物”的面積接近160萬平方公里,簡直觸目驚心!
對于我們人類來說,不規范生產、使用、處置塑料會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帶來生態環境污染,加大資源環境壓力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安全。目前解決塑料垃圾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選擇之一就是禁塑、限塑!
“限塑令”不是“禁塑令”
我國塑料年產量為3000萬噸,消費量在600萬噸以上,年塑料廢棄量在100萬噸以上,廢棄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了40%,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埋在地下讓人無法想象。在2008年“限塑令”頒布以前,中國人每天買菜要用掉10億個塑料袋,其他各種塑料袋每天在20億個以上,相當于每人每天至少用掉兩個塑料袋。而限塑后,至2016年,經相關部門統計,超市和商場通過使用收費等方式塑料袋使用量減少了2/3,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近3000萬噸。
在生活中,經過多年的“限塑令”的實施,很多市民自發地使用布袋替代塑料袋,而很多人也愿意花錢購買商超提供的塑料袋。范女士是一位30多歲的普通市民,她對筆者講,她每周都會花錢在商超買幾個塑料袋,她認為這種符合國家標準的環保塑料袋對于裝廚余垃圾非常好用。如果不用這種塑料袋裝垃圾,也需要另外購買垃圾袋,市面上銷售的垃圾袋良莠不齊,有些小廠家的塑料袋一看就不符合環保要求,還不如使用商超提供的塑料袋環保。對于禁止生產、出售超薄塑料袋的政策,她非常支持,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控制白色污染的進一步擴大。
如何減少塑料垃圾保護環境?
從這十件小事做起——
◆ 準備一個可以反復使用的購物袋,只要外出購物就帶上。
◆ 限制瓶裝水飲用量,最好準備一個可循環使用的水瓶。數據顯示,全球每分鐘售出超過100萬瓶飲用水。瓶裝水是塑料垃圾的主要來源之一。
◆ 棄用一次性咖啡杯,買一個好看又實用的保溫杯。一次性咖啡杯杯蓋大多是塑料制品。
◆ 少吃口香糖,因為它們含塑料成分,而且肯定無法回收利用。
◆ 避免使用含塑料微珠的洗護產品。塑料微珠是直徑小于5毫米的固體塑料顆粒,廣泛應用于牙膏、洗面奶、沐浴啫喱等洗護產品。微珠會污染環境,破壞海洋生態。
◆ 不用一次性剃須刀。
◆ 用硬紙盒取代塑料容器。
◆ 使用密封罐、保鮮盒保存食物,棄用保鮮袋。
◆ 不用塑料吸管。如果實在需要,不妨選擇紙吸管,或者用海藻制造的可食用吸管。 (來源:省生態環境廳官網)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