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藥下樓步行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行,去縣中醫院看病也不過10分鐘的路程?!迸吭谛录谊柵_欄桿上,和秀娟和記者分享她的新生活。
23歲的和秀娟,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的一名白族姑娘。因患骨結核,她8歲時腰上長出一個籃球大小的鼓包,被人稱為“蝸牛姑娘”。2019年9月,得益于健康扶貧政策,和秀娟通過手術卸掉背了14年的“蝸牛殼”。
“手術后,我還長高了10厘米!”如今,尚在康復的和秀娟,除了做些簡單的康復訓練,還會定期去醫院復查。
但在過去,和秀娟看病可沒這么容易。
“最開始腰椎長出大包時,以為只是個膿包,也沒怎么管。誰知后來病情越來越重,疼得一夜一夜睡不著覺?!焙托憔旮嬖V記者,爸媽先是帶她去了村里的衛生所,后來又去了鎮上的醫院,可都查不出病因,只好開了點消炎藥草草回家。
那時,和秀娟一家還住在營盤鎮恩羅村的土坯房內,靠著幾畝玉米地過活。因為沒錢,他們根本不敢去更大的醫院看病。
直到和秀娟上小學6年級,家里才東拼西湊攢齊3萬元(人民幣,下同)帶她去500公里外的昆明看病,后被確診為骨結核。
和秀娟至今仍然記得第一次去昆明看病時的情景?!耙淮笤绯霭l,走了3個多小時的山路才到鎮上,坐上去縣城的汽車。后來,大家又從縣城轉車到大理。因天色已晚,我們在大理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坐上去昆明的長途大巴……”和秀娟說,她從沒想過,出怒江到省城看病的路原來那么漫長。
因為負擔不起所有醫療費用,和秀娟在昆明做了局部手術后又回到恩羅村?;丶液?,她暗自下定決心——“我一定要考上大學,去更遠的地方!”
經過不懈努力,2017年7月,和秀娟以高于云南省理科一本錄取分數線36分的成績,考上了昆明醫科大學全科醫學專業的定向生。
“在怒江,看個病太不容易了,很多人把小病拖成大病。”和秀娟說,沒人比她更了解醫學的重要性。
大二時,和秀娟的病情惡化,一家人再次陷入焦慮。好在身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她可以享受“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醫療扶助”四重醫療保障“一站式”就醫服務,再無需擔心費用問題。
經歷兩次手術、住院四個月,和秀娟終于卸掉背在腰上14年的“蝸牛殼”。所需173920.66元的醫療費用,“一站式結算”報銷了167814.65元,她自己僅支付6106.01元。當地民政局、紅十字會還為她申請了3000元的臨時生活救助。
事實上,在云南乃至中國,像和秀娟一樣因醫療保障政策受益的貧困戶還有很多。數據顯示,目前,云南省已實現754.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全覆蓋;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全省累計減少因病致貧、返貧22.51萬戶89.08萬人。
2019年12月,術后的和秀娟和家人一起搬進了位于蘭坪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永安社區,迎來新生活。他們的新家,是一套三室一廳的電梯房。
“全縣最漂亮的學校、醫院,都在我家周圍?!闭驹?0樓陽臺上,和秀娟說。
待身體痊愈,她將重返學校繼續學業。家鄉的醫院,在等著她回來工作。(完)
(中新社記者 胡遠航)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