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任永亮 通訊員段永友)6月28日,記者走進平魯區燁明農牧專業合作社白芍藥種植基地,但見漫山遍野都是盛開的芍藥花,十分漂亮,工人們正忙著鋤草、施肥,確保花期的白芍藥籽種飽滿。合作社理事長李小云興奮地對記者說:“我們合作社共種植白芍820畝,其中白芍育苗160畝,今年秋季育苗的白芍將會移栽到大田里。兩到三年后頭茬白芍就可以采收了。除此之外我們現在還種植了1.3萬畝連翹,4600畝黃芪。”
平魯區地處晉西北內外長城之間,位于我省北部邊陲,這里平均海拔1400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孕育了高品質、純天然的黃芪茶、連翹茶和沙棘茶等藥茶原料。近年來,平魯區緊緊圍繞增加貧困戶收入這個核心任務,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藥茶產業,通過持續打好龍頭帶動牌、優化種植結構牌,推動全區藥茶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有效帶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脫貧。截至目前,全區共種植白芍、連翹、柴胡、黃芪、黃芩等中藥材3萬多畝,其中白芍5000多畝。
千畝芍藥花競相開放,不僅有觀賞價值,其花瓣和根還有藥用價值。據了解,芍藥種植收獲周期為四到五年,按照目前市場行情,每公斤芍藥為20元,按每畝芍藥產量為800公斤計算,每畝收入在1.6萬元,扣除肥料、人工等費用,每畝每年純收益大約3000元,亮麗的花海風景儼然成了當地群眾增收脫貧的“致富花”。
燁明農牧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位于下木角鄉,是一家專注于中藥材研究、育苗、種植、銷售、技術培訓及信息咨詢的創新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現有純生態且符合GAP標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18300畝。目前,合作社已經輻射帶動下木角鄉、下水頭鄉的200多家農戶種植中藥材達到2900畝,還通過流轉土地、解決就業和資產收益扶貧等方式,每年為182戶貧困戶帶來戶均5000元的收益。正在白芍藥種植基地勞作的下水頭鄉另山村貧困戶黃平女告訴記者,她家有11畝地,自己種了5畝,其余轉租出去了,做完自家農活再來合作社打打工,掙點零花錢,這兩年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