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北京1月2日電 (記者谷業凱)2025年1月1日0時17分,經過168小時滿功率連續運行考核,全球最大華龍一號核電基地、由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漳州核電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漳州核電基地是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的始發地,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其中4臺機組已開工建設,安全質量均處于良好受控狀態。漳州核電1號機組于2019年10月16日開工建設,是中核集團投資建設的第五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歷經1800多天、數萬名核工業建設者參與建設,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順利完成機組土建、安裝、調試、裝料、并網發電等,成功投入商業運行。
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滿足全球最高安全標準,是我國核電創新發展的重大標志性成果。每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年發電超100億千瓦時,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年度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同時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7000多萬棵。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3日 10 版)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