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劉霞)到目前為止,科學家普遍認為,動物最早于6.35億年前出現在地球上。但由英國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中非大西洋沿岸加蓬附近的法蘭西維利安盆地,發現了約21億年前可能存在更早生態系統的證據。這一發現意味著,地球上復雜生命出現時間或許比之前認為的早約15億年。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前寒武紀研究》雜志。
最新論文主要作者、英國卡迪夫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的歐內斯特·啟-弗魯博士指出,海洋中磷和海水中氧濃度的增加與約6.35億年前的一次生物進化事件有關。在最新研究中,他們對法蘭西維利安盆地約21億年前的海洋沉積巖開展了地球化學分析,發現了地球上復雜生命進化的第一批環境證據。此前,對于此處的化石體是否為大型生物化石體,科學家一直未能達成廣泛共識。
研究團隊認為,剛果和圣佛朗西斯科克拉通(前寒武紀形成的穩定陸塊)的碰撞及合并成一處,產生了獨特且豐富的水下火山活動。這些活動限制甚至切斷了這部分水域與全球海洋的聯系,在此形成了一個營養豐富的淺內海,為復雜生物進化創造了一個營養豐富的“實驗室”。
在這一局部環境中,藍藻的光合作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活躍,導致當地海水被氧化,產生大量食物資源。這些光合作用和食物資源提供了足夠的能量,促使動物體型增大,并出現了在原始簡單動物樣生命上觀察到的更復雜行為。然而,這一水域的孤立性,以及周圍惡劣的環境,可能阻礙了在此誕生的復雜生命形式擴散到全球。
弗魯指出,他們的觀測結果表明,地球上復雜生命可能分兩次進化。第一次是在21億年前大氣氧含量首次大幅上升之后;第二次是在此后約15億年大氣氧含量第二次上升之后。
盡管第一次產生的復雜生命未能在全球“遍地開花”,但第二次進化創造了人們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動物多樣性。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