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1-06/23/1127590354_16244270306481n.jpg)
新華社南京6月23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領銜的早期生命研究團隊在柴達木盆地考察時新發(fā)現一個約5.5億年前的遠古化石群,這是迄今在青藏高原發(fā)現的最古老的化石生物群。化石證據表明,在5.5億年前,柴達木板塊和華北板塊很有可能是“近鄰”。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fā)表在國際地學期刊《地質學》上。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1-06/23/1127590354_16244270425601n.jpg)
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哲繪圖。
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龐科介紹,新發(fā)現的化石群位于柴達木盆地北緣的全吉山地區(qū)。化石群中的遠古生物,生活在約5.5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晚期。這一時期,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尚未發(fā)生,但遠古海洋里已經廣布著各種復雜多樣的軟體生物,它們對研究早期生命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1-06/23/1127590354_16244270532441n.jpg)
恰尼蟲化石照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此次科研團隊在全吉山地區(qū)發(fā)現了眾多埃迪卡拉紀典型生物——恰尼蟲的化石。恰尼蟲是一種形似樹葉的生物,生活在海底。此外,化石群里還有豐富的埃迪卡拉紀條帶狀化石——陜西跡。陜西跡最早發(fā)現于我國陜西,是一種可以判定埃迪卡拉紀地層年代的典型化石。對比已發(fā)現的地層序列和化石產出,研究團隊認為,柴達木板塊與華北板塊的地層情況非常相近。這表明,在5.5億年前,這兩個板塊很可能是緊挨彼此的“鄰居”。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1-06/23/1127590354_16244270651761n.jpg)
陜西跡化石照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漫長的地質演化史中,不同板塊經歷了數次分分合合。5.5億年前,以現在柴達木盆地為主體的柴達木板塊,與包括華北地區(qū)在內的華北板塊還不是一塊完整的大陸,而是挨在一起的‘近鄰’。現在海拔3000多米的全吉山地區(qū),在當時還是一片海洋。”龐科說。
(責任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