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市委書記朱曉東來到忻府區東樓鄉南肖村,深入基層黨支部工作聯系點入戶走訪,調研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能作用,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推進鄉村振興示范村項目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市委常委、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忻州區運營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宇光,忻府區和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
![](/__local/5/85/9B/89F393E5D3F2C42F924A251F559_BD5B5692_15270.jpg)
與張有忠親切交談。馮曉磊 攝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難?年收入多少?”朱曉東首先來到張有忠老人家里,與老人親切交談,關切地詢問老人及其子女的身體狀況、生活起居以及家庭收入、享受救助政策等情況,認真聽取他們對基層治理工作有什么好的看法、想法,并對他們樂觀向上、關心發展、發揮余熱的積極態度表示肯定。他指出,基層黨員干部要牢記初心和使命,貼近群眾、依靠群眾,加強與居民群眾的溝通交流,及時收集反饋群眾意見和建議,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大力開展技能扶持,讓居民們得到更多的實惠。
![](/__local/C/42/78/722DEF6F553E8FE5BB0AD5A4755_55EC0779_1827B.jpg)
走訪入戶李紅霞。馮曉磊 攝
非遺傳承人李紅霞主要從事面塑工藝品和花饃制作與銷售工作,由她創辦的紅霞鄉情守藝坊,吸收了當地無業和老弱病殘人員20余人。走訪中,朱曉東來到李紅霞處,詳細了解面塑的歷史、現狀、未來發展方向,詢問她在經營、培訓、傳承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朱曉東指出,非遺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的承載者和傳承者,在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的延續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要積極主動為傳承人搭建展示推廣平臺,讓珍貴的傳統技藝有序、有效傳承下去。希望傳承人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不斷推陳出新,做好產品研發和創新,注重實用價值轉化,在宣傳、品質、特色和工業化、標準化方面下功夫,開展好授徒傳藝,賦予非遺項目新的活力,將“小花饃”產業做大做強。
![](/__local/D/96/D4/2A1DCC82AEA9D23E61E20002772_4069568F_12CB0.jpg)
在欣園農莊南肖果蔬基地。馮曉磊 攝
欣園農莊南肖果蔬基地設施農業產業項目建成后,可為村民創造60個高薪就業崗位,每年為村集體創造45萬元的經濟效益。在項目現場,朱曉東認真聽取相關人員關于項目規劃布局介紹,詳細察看項目施工進度,深入了解設施農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等情況。他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產業振興,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形式,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以資金、技術、勞動力等高密度為主要特征的集約高效農業。要在品種選擇上引進高附加值產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以“健康無公害”為核心,創新產業模式,發揮人才優勢,蹚出“忻州農業”發展的新路子。(喬龍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