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年、投資近千億、總里程1.3萬公里……2024年10月18日,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全線貫通。一條條蜿蜒盤旋的公路,串聯起山西的文化記憶,勾勒出交旅融合的山水畫卷。充分用好三個一號旅游公路,是推動我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引擎。
修一條路,串一片景。2024年是山西文旅“爆火”“出圈”的一年,“與輝同行”山西行、“跟著悟空游山西”等現象級營銷刷屏全網。同時也要看到,景點相對分散、交通承載量難以滿足高峰期游客通行需要等制約旅游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仍然存在。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的建成,將我省531處國保單位、779處省保單位、976個旅游景區景點串珠成鏈,極大地提升了游客出行的便利性,進一步打通了全域旅游發展的“大動脈”。
興一方業,富一方民。用好三個一號旅游公路,需要從大處著眼,推動旅游公路與文旅、農業、康養、物流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同時,也要考慮從小處著手,引導村民建民宿、開農家樂、售賣農產品,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旅游飯”,真正令廣大農村因路而美、農民因路而富、產業因路而興。令人欣慰的是,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已連通全省11個市、113個縣(市、區)、5630個村莊,帶動21.4萬人返鄉創業就業,232.2萬人穩定增收,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
旅游公路是連接景區、帶動經濟、服務民生的“黃金通道”。建好只是第一步,關鍵是如何用,切實管好、護好、運營好。當務之急是,持續完善驛站、自駕營地、觀景臺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推進沿線漫游基礎設施全面提檔升級,充分彰顯一路一風景,一域一特色的魅力。著眼于長遠,則應創新宣傳方式,打造網紅公路,吸引更多游客來晉享受“快進慢游深體驗”,點燃山西文旅新爆點。
三分建設,七分養護。跑出交旅融合“加速度”,高質量的管理和養護不可或缺。近三年,我省每年投入的公路養護資金達25億元,顯著提升了道路狀況和通行效率。關鍵是始終將公路管理和養護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建立長效養護機制,開展定期檢查維護,及時修復損壞,確保道路暢通無阻。同時,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強化公路管理,提升服務水平,讓旅游公路成為展示山西文化底蘊和開放形象的亮麗窗口。
鋪下的是路,連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以三個一號旅游公路的貫通為契機,在“用”上下足功夫,全力以赴做好公路的建設、管理、養護與運營工作,讓條條通衢成為全省人民的“幸福路”、三晉大地的“振興路”。
賈潔梅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