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荷蘭、韓國……過去幾天,全球多地接連發生客機事故。
當地時間28日晚,加拿大一架DHC Dash8-400客機在哈利法克斯機場著陸時,出現“疑似起落架問題”,導致部分機身起火,該機場暫時關閉。機組人員和73名乘客無大礙。
當地時間28日晚,荷蘭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在起飛后不久遭遇液壓系統故障,在挪威托普機場緊急迫降,救援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進行處置,所幸機上182人均未受傷。
相比之下,韓國濟州航空的乘客就沒那么幸運了。當地時間29日上午,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在韓國務安機場降落過程中沖出跑道,與機場圍墻等發生碰撞后起火。除2名乘務員獲救,其余179人全部遇難。這是韓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空難事故之一。僅僅一天之后,濟州航空的另一架同型號客機因起落架故障出現異常,在起飛后不久折返,最終成功降落。
幾起事故中,韓國客機撞墻起火事故尤其引人注目。根據初步推測,事故原因疑似飛機降落過程中與鳥群發生沖撞,起落架沒有正常放下,最終撞上機場建筑爆炸起火。這引起許多網友對“鳥撞風險”的關注。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發生飛鳥撞機事件兩萬多起,已成為威脅航空安全的最危險因素之一。但也正因如此,人類總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應對手段,目前雖然鳥擊事件很多,但鳥撞飛機很少直接導致如此慘烈的飛行事故和重大的人員傷亡。
正如眾多航空專家所指出,飛鳥撞機可能導致了失事客機右側發動機故障,但該故障一般不會造成如此致命的影響。在此次事故中,飛機究竟遭遇了怎樣的險境?在疑似撞鳥、起落架故障的緊急關頭,飛行員所采取的應對措施是否得當?一連串的問題仍待解答。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介紹,事故調查委員會目前已經回收了飛機的兩個“黑匣子”,計劃進行分析后進一步公布相關信息計劃。為遇難者哀悼的同時,人們也要保持理性,靜待調查結果公布。
這一連串事件,也再次引起公眾對航空安全的廣泛關注。根據著名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個事故隱患”。因此,在處理事故本身的同時,還要及時對同類問題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頭”進行排查處理:起落架故障是常見的機械故障之一,航空公司的日常維護是否到位?機組人員的培訓體系是否完整?機場跑道設置是否合理、反應是否得當?監管部門是否做到了嚴格審查、定期督查?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接連發生的客機事故中,除DHC客機由加拿大德哈維蘭生產外,其余都指向同一家企業的產品,即波音公司。近年來,波音負面消息不斷,多型號飛機出現安全事故。今年1月初,韓國德威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在仁川機場著陸前,也因撞鳥造成右引擎起火。同樣在1月,阿拉斯加航空公司波音737MAX9的門塞爆裂,導致失控減壓。美國國會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調查指出,波音公司的工人被迫在工作時優先考慮速度而非注重質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一針見血:波音在過去幾十年里將重點轉向了財務業績,犧牲了飛機的安全和質量。而韓國客機撞墻起火事故進一步讓波音陷入大麻煩,“從糟糕走向更糟糕”。
每一次航空事故,都是一次警鐘長鳴,也是一次反思契機。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浪潮中,航空業對安全保障的重視是否足夠?國際航空組織和各國政府必須以此為警示,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加強對航空公司、機場運營的監管力度,尤其是在廉價航空領域。此外,飛機制造商也必須承擔更大的安全責任。只有各方深刻反思、協同改進,才能筑牢航空安全的堅固防線,確保每一次的飛行安全,恢復公眾對航空出行的信心。(青的蜂)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