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電子健康卡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為大家提供健康服務,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近日,太原市電子健康卡已實現對全市縣(市、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面覆蓋,累計發卡突破230萬張。
電子健康卡是一種集醫療信息、健康檔案、醫療服務于一體的電子憑證,它將個人的健康信息數字化,方便快捷記錄和管理。太原市電子健康卡于去年2月啟動建設,今年年初舉行首發式。通過電子健康卡,太原市實現了診前、診中、診后等全流程醫療服務的銜接,讓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當下,提升醫療服務供給的質量與水平,要把數字技術與醫療服務融合發展作為工作重點,讓百姓在醫療數字化建設中得到實惠,享受更高的品質生活。
與傳統的紙質健康卡相比,電子健康卡具有更多優勢。首先,電子健康卡的實施,將醫院就診全流程一碼化,患者只需攜帶一部智能手機,通過電子健康卡二維碼,即可輕松完成掛號、就診、檢查、取藥以及費用結算等各個環節,真正實現了“一碼在手,就醫無憂”。其次,電子健康卡在整合數據資源、促進信息共享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電子健康卡,居民能隨時查看自己的健康信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的變化趨勢。同時,電子健康卡還可以實現跨醫院健康信息共享。這意味著患者在不同醫院的就診記錄,經過本人認證后,均可隨時授權調閱查詢,為醫生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診斷依據,從而制定出更為精準的治療方案,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醫療服務獲得感。
電子健康卡要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離不開制度機制的健全完善。完善的制度機制保障能夠為電子健康卡賦能數字化醫療服務有序開展,為人們更好適應數字化社會生產生活創造條件。要從服務主體理念以及服務供給方式、管理運營模式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比如,推動電子健康卡與其他卡或者碼協同應用,真正解決多卡并存、互不通用等就醫的堵點問題,方便群眾使用。要加快管理機構及醫療機構平臺信息化、標準化、一體化建設,厘清不同主體的權責邊界,建立醫師資格認證和問診留痕追蹤體系,為群眾提供更多高質量服務。醫療服務數字化融合發展不僅需要政府主導推進,也需要凝聚社會各界的資源力量,依托數字技術拓寬合作路徑,推動醫療服務實現整體性、全領域數字化轉型。
通過智慧化手段,用便捷就醫“新場景”,給患者就醫體驗“做加法”。要通過健全和完善“互聯網+醫療”的服務和支撐體系,更加精準對接和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健康需求,讓老百姓在看病就醫時更省心、省時、省力。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