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山西是非遺資源大省,豐富多彩的非遺是山西的一張亮麗名片。近日,2024年度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案例征集評選結果揭曉,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報送的“非遺與青年”社會實踐系列活動位列其中。
青年是推動非遺更好傳承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國家和社會各界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視,以及現代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非遺借助互聯網等平臺,來到公眾的眼前,引得越來越多的青年了解并愛上非遺,為非遺傳承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當前,我省正不斷加強非遺的保護和傳承,激活其創新創造基因,在“非遺+旅游”“非遺+品牌”“非遺+教育”“非遺+鄉村振興”等方面綜合發力。晉派磚雕、推光漆器等成為熱門話題,非遺市集、非遺購物節成為我省文旅消費的新增長點,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各地掀起熱潮,青年力量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非遺要實現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離不開青年;非遺從“小眾”堅守走向“大眾”傳承,也離不開青年。
非遺傳承發展的關鍵是加強傳承人隊伍建設,教育和培養青年傳承人。非遺是以其傳承人的實踐活動為主要載體的“活”的文化形態。許多非遺項目尤其是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依靠家族式“傳幫帶”和師徒間“老帶新”的方式進行傳承,其傳承過程往往需要潛心鉆研與學習,這需要青年具備持之以恒、敬業奉獻的精神品格。近日,《山西非遺藍皮書: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2023—2024)》發布,對我省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情況作了專題調研報告,為推動建立更加完善的傳承人體系,加強年輕一代傳承人的培養提供支持。要進一步完善代表性傳承人認定制度和體系建設,加強青少年傳承人的培養,激勵更多青年積極投身于非遺保護傳承隊伍,完善非遺傳承人激勵保障機制。
鼓勵和支持更多青年參與到非遺傳承發展當中來。非遺的傳承與發展,重在融入現代生活、展現當代價值。要持續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豐富非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做好非遺科普工作,讓更多青年接觸并了解非遺,為非遺傳承發展夯實后備力量。充分挖掘我省非遺保護傳承、創新發展方面的青年力量,把保護傳承和創新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非遺傳統與現代要素結合起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與新媒體平臺,創新非遺展示方式,探索“非遺+”新形式和新內容,擦亮山西非遺名片。
非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讓我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充分激發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為更好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李欣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