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對“詩和遠方”的憧憬,不僅是游客與景點的浪漫之約,更是服務與體驗的良好互動。近期,《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出圈,讓作為游戲主要取景地的山西逆襲成“頂流”,迎來文旅最火“暑期檔”。刷好線下文旅“副本”,續寫流量爆火“神話”,無疑是全省文旅面臨的一次大考。
為了接好這波“潑天的富貴”,山西文旅不負眾望,專門發布多條悟空旅游專線,制作通關文牒等相關周邊,免費開放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增加安保、講解、志愿服務人員,延長閉館時間,取消實名預約,文保單位能開盡開……以一系列暖心之舉詮釋“待客之道”,竭盡全力讓每一位“天命人”都能盡興而來、滿意而歸。
渴望被真正地看見,渴望這片沃土的寶藏被更多人了解,山西一直在深耕細作,努力抓住每一次機會。從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打封閉針參加東方甄選直播,到懸空寺的國家金牌導游朱孟麟全程穿著西裝爬山宣介家鄉,再到打造“歌迷之城”的太原憑借免費接駁、免費游景區、送特產伴手禮、無人機助力等寵粉行為贏得無數好感……“寵客式”的服務和舉動,見證了叫響“旅游滿意在山西”品牌的滿滿誠意。
流量只是起點,“留量”才是真章。面對這波“難得的厚愛”,要主動適應文旅消費需求變化,繼續深挖古建、彩塑、壁畫、石窟等資源細節、文化內核,用好“游戲IP+文旅”這個流量法寶,勇當整活能手,玩轉時下熱梗。通過景區直播、影視綜藝、數字AI等多種形式豐富產品供給,消除“文化壁壘”,讓游客從被動觀看到主動參與互動,不斷推出新亮點,形成新熱點,努力實現常態長效、淡季不淡。
旅游環境好不好,游客說了算。好口碑是旅游的“金字招牌”,是打動大眾的不二法則。要注重以游客為中心,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聯動,主動圍繞“吃住行游娛購”做好配套服務,全面提升旅游基礎設施和軟環境,完善旅游標準體系,推進景區交通網絡建設,合理設置慢行道、驛站、營地、觀景區、信息服務、生活服務等配套設施,健全服務“好差評”制度。以全程保姆式“寵客”模式塑造“人人善待游客、全社會服務游客”的旅游友好型環境,從游客視角對各環節服務進行全過程檢驗,切實提升游客獲得感和滿意度。
值得期待的是,《山西省旅游發展促進條例》將于11月1日起施行,提出了簡化景區預約程序、提高旅游便利度、建立以游客為中心的旅游服務評價體系等舉措。有了法治的保駕護航,“旅游滿意在山西”品牌一定會被擦得更亮、叫得更響。
(責任編輯:王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