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山西分盟、山西省智能制造產業技術聯盟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山西省智能制造推進大會在太原召開。相關政府部門和來自兩個聯盟成員單位、全省智能制造領域優秀企業等圍繞我省智能制造的成果與實踐經驗進行了交流發言,共同為山西“智能制造”把脈問診、建言獻策。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競爭高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實現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核心技術和主線,是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任務。經過多年培育發展,我國智能制造已取得長足進步,例如,新能源汽車制造車間借助智能設備,引入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等。
但我們也應認識到,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仍存在不足之處,面臨著不少挑戰,如高性能芯片等核心技術仍未完全自主掌握,產業技術風險、數據隱私保護等方面也存在問題。因此,我們應以技術為托底,追求創新融合應用發展,完善標準體系,加強政策保障,多措并舉推動智能制造向新而行。
要以加強技術攻關為抓手,促進產業創新融合。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生產過程智能化、高效化和綠色化。要加強核心技術攻關,解決基礎技術短板,加大產業創新融合力度,加快實現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應用,為傳統產業注入新活力,推動產業鏈的延伸,加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要加強標準引領,建立健全智能制造領域的標準體系,促進高校、科研機構等與企業合作,以實踐應用為目的,共同參與智能制造標準、規范的制定。
要加大政策扶持,為智能制造提供堅實保障。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促進智能制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如設立專項基金支持關鍵技術的研發,提供稅收優惠鼓勵企業投資智能化改造,以及構建開放共享的創新平臺促進產學研合作等。要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針對中小微企業的規模與特點進行政策傾斜與資金支持,促進中小微企業智能化升級。通過技改資金、數字經濟專項資金、設備更新、產業鏈激勵、專精特新等支持政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智能制造“山西樣板”。
“智能制造,向新而行”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時代發展的趨勢,要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目的,不斷推進智能制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讓智能制造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董子雯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