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國家所擁有的種質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特別是對其特性和遺傳規律了解的廣度和深度,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生物科學和作物育種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近日,山西省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會議暨種業基地建設培訓在晉中舉行,山西雜糧種質資源逾4萬份,居全國首位。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則是芯片的“芯片”,近年來,山西省推進種業振興五大行動階段性任務落實落地,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種業振興邁出堅實步伐。新征程上,凝心聚力寫好種業大文章,助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要從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等方面著手,讓更多良種走向沃野。
培育一粒好種子,必須有好的育種材料,也就是種質資源。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氣候環境變化以及農業種養方式的轉變,農業種質資源數量和區域分布發生了很大變化,部分資源消失的風險加劇,一旦滅絕,其蘊含的優異基因、承載的傳統農耕文化也將隨之消亡,損失難以估量。因此,普查收集是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的第一步,加快摸清資源家底、實施搶救性收集保護、發掘一批優異新資源,對后續推進種業振興意義重大。山西已全面完成了農業種質資源普查,4萬多份雜糧種質資源對培育高產、優質、多抗的農作物新品種具有重要的價值,十分珍貴。
從好種質到好種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完善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進一步發揮政研院校企模式,按珍稀程度、利用價值、利用現狀等分門別類劃分保護等級措施,持續加快推進各類種質資源庫圃建設。山西建立起以4個省庫為核心、32個庫圃場區為支撐的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新增國家級種業基地5個,建設省級種業基地75個。用好種質資源,要加快進行繁育,通過培育改良,選育出更多的新品種,夯實新品種培育的種質基礎。要通過政府搭臺,構建科企合作機制,將新發現的種質資源進行品種開發。在科研和商業化推廣上發力使勁,形成性狀穩定、品質優良、配合力好的新品系。我省翼城珍珠玉米、澤州芹菜、萬榮三白瓜入選全國優異農作物種質資源。要加強統籌,在種業發展、企業引進、集體經濟培育等工作中,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機制,確保產業增值收益更多惠及農民。如今,全省農作物種業企業年銷售收入是3年前的1.95倍,畜禽種業企業年銷售收入是3年前的1.13倍。
一粒粒品質優良的種子,承載著端牢“中國飯碗”的希望。與時俱進育新種、制良種,要在選育品種、培優企業、打造制種大縣、創建畜禽良種繁育“國家隊”、推進種質資源利用、良種推廣應用、南繁基地建設等方面下功夫,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