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氣息、文化脈動、生機活力……紅火熱鬧的“村晚”,為鄉村帶來歡樂與繁榮,也促進著文化的延續與傳承?!岸Y贊新中國 逐夢新時代”2024年山西省群眾文化活動“美麗鄉村”鄉村村晚大比拼近日在芮城縣會展中心開幕。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文化振興不僅是鄉村振興的“根”與“魂”,也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在鄉村振興大圖景上,“村晚”是一扇窗,透過它可以窺見鄉村文明新氣象。在這方舞臺上,村民是真正的主角,人人都可以上臺做“民星”,在一舉手一投足間實現自我價值。雖然沒有華麗的舞臺、精湛的技藝,但“村晚”每個節目所呈現的都是原汁原味的鄉村故事,是群眾喜聞樂見的“鄉村聲音”。從晉北朔州踢鼓子秧歌到晉南襄汾丁陶鼉鼓,從臨縣三弦再到長子鼓書,從戲曲技藝表演《群英薈萃》到舞蹈《人說山西好風光》,從表達千年黃酒歸來“仍是少年”的代縣秧歌舞《黃酒歸來》到講述岢嵐縣精準脫貧后翻天覆地變化的歌舞小品《樂在農家》,表現的是鄉村振興進程中的百姓生活和鄉土文化的不斷傳承,表達著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網絡直播、創意策劃豐富多彩,“村晚”要被更多人看見。此次“美麗鄉村”鄉村村晚大比拼決賽現場通過國家公共文化云、山西公共文化云平臺,山西省文化館微視頻號、官方抖音號、芮城縣融媒體等新媒體進行直播,直播觀看人數32萬余人次。借助新媒體的擴散與傳播,有利于把流量帶到鄉村,廣大網民的關注和點贊更是有力的激勵機制,進一步鼓舞廣大農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和熱情。
發展旅游給“村晚”帶來流量,“村晚”又賦能當地旅游發展。深挖特色資源和文化優勢,探索打造“村晚+土特產展示”“村晚+旅游推介”等,讓“村晚”與時興的“村游”“村玩”等活動實現“混搭”,通過展示當地的鄉土文化、民間藝術、風俗人情,形成人在村中游、四季皆有“村晚”的格局,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進而帶動農產品的銷售與鄉村文旅業發展,將“村晚”流量變成村民增收的能量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增量,給地方產業發展注入活力。
演身邊人,話身邊事,唱新生活,一聲聲方言俚語飽含了鄉風鄉味、鄉情鄉愁,一張張幸福笑臉傳遞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蓬勃氣象。作為山西省群眾文化惠民工程20項群眾文化服務品牌之一,備受青睞的“村晚”已成為展示和美鄉村新風貌、鄉村文化新氣象、鄉村文明新風尚的載體。我們要不斷擦亮“村晚”活動品牌,依托新媒體持續提升“村晚”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讓“村晚”成為鄉村最燦爛的舞臺,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