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態環境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更為地區發展帶來更多的新機遇。近日,“2024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在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發布,全國107個縣市區上榜。我省交城縣、沁源縣、右玉縣同時入選。
“中國最美縣域”稱號,一方面是對入榜縣域生態美、人文美、產業美的高度認可,另一方面彰顯了踐行生態文明發展理念,在“發現美、傳播美、享受美”的宗旨下,為旅游消費者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旅游目的地,助推全域旅游發展與區域經濟振興。我們要善用美麗資源,激活美麗經濟,讓優良生態環境永遠成為三晉人民的“幸福不動產”“綠色提款機”。
做足“美”文章。美麗經濟的前提是要有美麗資源,將自然生態資源、人文民俗景觀等有形或無形的美麗資源產業化、資本化,通過善用美麗資源、激活美麗經濟、開創美好生活,不斷推進多“美”融合,進而實現美美與共。連續七年入榜的右玉縣,多年堅持不懈植樹造林、改善生態,創造了將不毛之地變為塞上綠洲的生態奇跡。同樣入榜的沁源縣,青山環城,碧水中流,自然生態優美,森林覆蓋率接近60%。
美從不是千篇一律,美的內涵在于鮮明的個性和特色。讓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關鍵是要樹立正確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特色是美麗經濟的核心競爭力,且不易模仿、不可復制。要結合地方實際,緊緊依托現有資源,強化特色稟賦,建設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差異發展的旅游休閑產業體系,推動旅游休閑產業“點、線、面”提檔升級,更好滿足城鄉居民多元化、品質化休閑旅游體驗需求。右玉縣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盈的綠色資源,正在全力創建右玉南山生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申報創建國家級“避暑旅游目的地”氣候生態品牌,讓綠水青山的“金飯碗”端得更穩、端得更牢。
美麗顏值變經濟價值,需要人民群眾的深度參與。生態產品多數屬于公共產品,很多時候不能直接通過市場方式交換。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尤為必要。人民群眾參與分紅、經營以及相關就業所帶來的收入增長是最直觀的收益;通過推行垃圾分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生態利民工程等,讓縣域環境越來越好、顏值越來越高、游人越來越多,這是更加長遠的收益。在顏值提升中實現產值,換言之,就是在綠水青山中孕育金山銀山。
逐“綠”前行,永不止步。只要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更加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們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讓綠水青山永續美麗、永續增值,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