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數字中國,需要一大批具有高技能的“數字工匠”。隨著人工智能的更新迭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急需培養更多數字化高技能人才。近日,省人社廳印發《山西省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實施方案》,明確要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技能領域,每年培養500名左右高素質數字技術工程師。
高水平數字技術工程師既是數字人才的主力軍,更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工程師愈發重要,在人工智能、數據分析、智能制造等領域,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我省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核心引擎和重要抓手,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步伐,全力以赴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加大數字技術人才培養力度。比如,太原市相繼出臺措施,提出打造一批功能突出、資源共享的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加強數字人才培養目標設計,推進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結構適應數字化、智能化變革需求,促進了人才培養供給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全方位融合。
發展壯大數字產業,除了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還需要培養高素質的數字技術人才。目前我省在數據使用的共享機制、產教融合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既懂制造技術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數字技術人才尤其緊缺。要緊緊圍繞智能制造、大數據、區塊鏈、集成電路等數字技術領域,著力培育新行業新業態新職業,探索建立數字技術工程師認定制度,激勵越來越多高水平數字技術工程師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力。要通過規范培訓、社會評價和職稱評審等多種方式,完善數字技術人才培養體系,保持人才優勢。
數字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提升了傳統產業的效率和質量,也催生了大量新興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數字技術工程師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既要掌握生產制造技術,又要掌握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我們在設計培養方案時要結合科技創新發展和產業結構變革趨勢,深入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創新方式,在強化激勵引導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培養綜合能力更強的復合型高技能數字技術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創新動能。要強化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加快數字人才培育與支撐,讓更多優秀的“數字工匠”脫穎而出,使其在數字時代的大潮下發揮聰明才智、引領行業快速發展,持續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立忠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