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太原,萬物并秀。來自300余所知名高校的2048名青年博士如約而來,齊聚太原,為這座城市注入了青春的活力與朝氣。5月29日,“2024年青年博士太原行”活動正式拉開帷幕,調研行、文博行、雙選會等一系列活動,將充分釋放太原求賢若渴的迫切之情和招才引智的最大誠意。
“愛才心切”還需“招才有方”。近年來,太原市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升級“一攬子”人才新政,打出一系列招才引智“組合拳”。為吸引學子回鄉圓夢,在數十所“雙一流”高校建立學子歸巢工作站;為滿足青年人才之需,推出6大類61項含金量十足的人才政策;為切實解決人才后顧之憂,在企業和職能部門設立人才聯絡員、服務員、指導員。諸多舉措,折射出太原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發力的成效。4月22日,在“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上海專場活動中,太原市再次以真誠開放的胸懷,向全國青年博士發出盛情邀約,誠邀大家攜手“并”行,“博”覽太原。求賢帖發出,響應者云集,一場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正在奏出生動強勁的樂章。
以產業聚才,增強吸附力。產業是人才施展才華的最好舞臺,也是城市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素。此次青年博士太原行,太原市優化設計調研路線,突出“1233”重點產業鏈布局,即聚焦高端金屬材料、先進碳基材料、新一代半導體等9條重點產業鏈,這些產業鏈都是太原加快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地的代表產業。當博士們陸續走進一家家“鏈主”企業時,不僅看到了企業為青年人才送上的“大禮包”,而且近距離了解到太原在這些領域強勁的發展態勢。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只有加快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融合”,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精準引進產業所需人才,持續增強城市的內生動力。
以平臺引才,近悅遠來。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從太原同創谷平臺,到太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再到創新聯合體,太原持續打造各類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千方百計增強人才的“磁吸力”。為迎接此次青年博士太原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企事業單位等168家單位精挑細選出3420個優質崗位,可謂誠意滿滿、力度空前,許多平臺的科研實力和科技創新成果刷新了博士們對太原的認知。來太原工作7年的清華大學博士李華在經驗分享中坦言,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自己不僅成長為科研團隊的負責人,而且建立了美滿的家庭。在他眼里,山西是一個值得“托付”的地方,太原是一個值得“扎根”的城市。
以環境留才,方可留心。宜居才能宜業,一個城市是否具有獨特的韻味和良好的居住體驗,直接影響著人才的去留。太原兼具古樸與現代之美、雄偉與秀麗之美、晉韻與晉味之美、開放與活力之美。太原之行,博士們會游覽晉祠、天龍山、北齊壁畫博物館、山西博物院等文博寶藏線路,感受太原深厚的歷史底蘊,還會打卡鐘樓街、太原古縣城等休閑街區,體驗太原濃濃的“煙火氣”。這不僅是一次引才聚才的盛宴,還是一次盛大的文旅體驗之旅。要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太原的秀美風光、厚重歷史、璀璨文化和發展前景被更多人所感知,要大力建設人才友好型城市,讓工作生活在太原的人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只有始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全力打造人才生態的“綠水青山”,方能讓更多“千里馬”在三晉大地競相奔騰。太原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積極探索精準高效的引才模式,用最大的誠意、最好的資源、最優的服務作出了示范。衷心希望廣大青年博士能選擇山西、牽手太原,共繪發展答卷、共創美好未來。
陳力方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