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的小貓、令人上頭的音樂、再配上標題“入職兩年領導終于把官方號交給我了”……連日來,各大短視頻平臺上的官方號,紛紛發布的“00后”接管賬號視頻,讓很多網友看了“欲罷不能”。
隨著社交媒體興起,越來越多官方號樂于放下架子,展現年輕化、網絡化的一面,有助于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提升曝光率和知曉度。從某種程度來看,也算給官方號開了一個好頭。視頻官方號不同于公眾號,更不同于通報通稿,空間大、可塑性強,如何另辟蹊徑,闖出自己的賽道值得思考和探索。“00后”接管賬號背后,其實也反映出作為上級的“80后”“70后”思路之變。小貓視頻劍走偏鋒,讓大家看到官方號的另外一種可能——有價值、有趣味、有共鳴,也因此收獲“潑天富貴”不難理解。
類似的還有,近期反霸總短劇思路,也在被一些官方號借鑒,從法院、檢察院,再到公安、消防紛紛入局“重生之我在XX當XX”短劇,打造了一大批群眾喜聞樂見又富于教育意義的爆款產品。“短短幾分鐘,全是知識點”引起好評如潮,其正外部性值得點贊,也再次讓大家看清一個事實——只是打官腔、秀領導、曬成績的官方號風格已經行不通了。再高大上的內容和宣傳,首先要能引起讀者興趣。
為了流量,但不能止于流量。批評者則表示,官方號“玩梗”是流量焦慮的體現,不應“不務正業”,被流量裹挾。這種擔憂不無道理,也為我們提了一個醒:作為一種現象級新媒體產品,小貓視頻由于成本低、門檻低,引起跟風很正常,偶爾為之無傷大雅;但官方號的定位和職責,決定了其不能走上“鄙視自媒體—羨慕自媒體—成為自媒體”的道路。正如宜昌市公安局相關宣傳負責人所說,公安賬號的運營也需要順應潮流,但“整活”要張弛有度,仍要回歸警示教育、普法宣傳主業。
截至2023年12月,以網絡視聽業務為主的平臺上,短視頻賬號總數達15.5億個。在競爭如此激烈的視頻賽道上,官方號做的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應在快節奏、碎片化中努力走出同質化的窠臼,實現既專業權威又有聲有色。與此同時,面對廣大受眾群體,及時高效做好服務才是最終目的,因此不僅需要迎合愛看小貓視頻的年輕人,怎樣做到雅俗共賞、老少皆宜更值得努力。
回到最初,小貓視頻之所以能爆火,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畫面多精美、制作多耗時,而是貴在真實,小貓或手舞足蹈或垂頭喪氣或躊躇滿志,反映出“打工人”的日常,抓住了情緒價值這一關鍵點,從而找到了流量密碼。官方號這一垂類領域,若能從這個思路出發,完善服務,把握尺度,興許能開辟出新格局,“卷”出新氣象。 (陸 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