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五一假期來臨,部分高校出于學生安全考慮發布通知,嚴禁以班級、學院名義組織外出旅游,也反對學生自行組織租車外出、團體旅游。同時,不少學校建議學生“與家人朋友結伴出行”。
五一小長假將至,不少大學生都做好了出游計劃,其中就包括大學同學或舍友的結伴旅行。但國內多所高校,卻在假期前發布通知,嚴禁大學生以班級、學院名義組織外出旅游,同時也反對學生自行組織團體旅游。
這些高校發布通知的主要目的不難理解,就是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但通知一發布,就引發了包括這些學校的大學生在內的各方熱議,其中不乏質疑的聲音。
原因也很簡單,大學生都是年滿18歲的成年人,對于很多事情,都有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有了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大學若連大學生外出旅行和誰一起都要管,不僅是管得太寬的表現,而且是把大學生當小孩看待。
對于年滿18歲的年輕人,拿了駕照可以開車,拿了相關資格也可以操作機器、參加工作,大學實在沒什么理由擔心他們的出行安全了。
更進一步說,一些高校一紙禁令就把大學生方方面面都管起來,細到床簾、外賣乃至外出旅游,如此限制一個成年人的正常行為,又有什么法律依據?
高校提醒大學生注意假期出行安全,有必要,但盡到提醒和告知義務也就足夠了,而不是“一刀切”地加以禁止。否則,這樣的禁令,就更像一種“免責聲明”。
當然,不少年輕人喜歡探險,但又缺乏安全意識與規則意識。因此,相比于禁止大學生組團旅游,倒不如提倡大學生結伴旅游,同時做好旅游安全教育和提醒。
高校關注大學生的安全問題無可厚非,也是盡職盡責的體現,但不必事事都秉持著嚴管思維,那樣未必就能得到想要的安全,還會讓大學生脫離社會,失去歷練與成長的機會。(苑廣闊)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