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一些年輕人卻疏于與非直系親屬發生過多交往。據《半月談》報道,這種現象表現為“一旦涉及成績怎么樣、工資有多少,買沒買房、有沒有對象,感覺天就聊死了”“年輕人需要指點,但不是一年到頭見不了幾面的親戚指指點點”等,在現實壓力之下,年輕人不喜歡走親戚、乃至不愿意過年回家,都成了一個無奈的選擇。
![【光明觀瀾】過節不喜歡走親戚?不妨聽聽背后的年輕人心聲 【光明觀瀾】過節不喜歡走親戚?不妨聽聽背后的年輕人心聲](/__local/2/08/0B/B8144D637F261662058254FE4FD_E67EDDA0_D7B8C.jpg?e=.jpg)
長輩希望得到年輕人的認可與關懷,年輕人自然也是如此,只不過,不少年輕人從親戚那里無法獲得積極的情緒價值。一些親戚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打聽各種隱私,這其實不是關心后輩,而是在伺機攀比。
年輕人渴望得到的是親戚的關愛,而不是對方借助自己來秀優越感,或者就是為了看笑話。如果年輕人從親戚那里獲得的只有負能量,那寧愿與其減少來往。而當年輕人在親戚面前變成用來攀比的“工具人”,那顯然不是健康的親情關系,而是偏見與傷害。因此,家中長輩不妨更好地傾聽年輕人的心聲,了解年輕人的想法,真正以善意和溫暖來對待他們。
親情關系本來應該是簡單、真摯的,只是一些不真誠的親戚讓這種關系變了味、走了樣,才迫使一些年輕人不與非直系親屬過多交往。其實,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年輕人,很希望得到長輩的建議與鼓勵。能夠給予年輕人正面幫助的長輩,才是年輕人所期待的。(黃帥)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