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網評>>正文
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
2024年02月06日 09時41分   山西日報

山西是旱作農業大省,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技術積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機旱作是山西農業的一大傳統技術特色,山西少雨缺水,要保護生態、節水發展,要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完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使有機旱作農業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支持現代設施農業和智慧農業發展,培育特優重點產業鏈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因地制宜建設高標準農田。我省平原少,大都是小塊地、梯田。農以地為本,發展有機旱作農業,要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我省通過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488.45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的52.4%。高標準農田建設注重規劃設計,強化土地保育意識和環保觀念,在土地利用上更加科學合理,有利于改善耕地質量,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業生產對環境的壓力。要克服建設任務重、難度高、籌資壓力大等困難,以更大的力度開展好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因地制宜大力推進“小田變大田”,實現田間道路全覆蓋通達,加速農田生產力進一步釋放,推進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讓高標準農田實現旱澇保收。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出臺加快有機旱作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行動計劃方案,設立并支持完成了有機旱作農業重大科技專項,創新構建了包括增碳沃土、量水適種等在內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引領示范全國,為旱區農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2023年,我省建設有機旱作農業生產基地30萬畝、科研基地14個,制定發布山西有機旱作技術模式51項。要繼續通過土地整合、水源治理、種植結構調整等措施,為統一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開展標準化生產、提升產品質量、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創造良好條件,助力農業創新驅動發展。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設施化、機械化、綠色化和數字化,給有機旱作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發揚傳統耕作優勢,打好有機旱作牌。我省農業有機旱作歷史源遠流長,以精耕細作、納雨蓄墑、用養結合為核心的傳統有機旱作技術閃耀著燦爛的農耕文明。我省雖然降水量偏少,但特色農業資源豐富。目前,我省已發布“有機旱作·晉品”團體標準30項,脫貧地區“兩品一標”達到1453個,培育優勢區域公用品牌10個。比如,羊肥小米、有機藜麥、老陳醋等琳瑯滿目的特色農產品,吸引了眾多客商和消費者。我們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把我省農耕文明優秀傳統和現代要素結合起來,為發展現代農業注入更多活力動力。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我們要立足省情農情,擴大整縣、整區域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加快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和續建配套,提高高標準農田補助標準,大力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擴大“有機旱作·晉品”品牌影響力,推動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

王立忠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
  • 
    
    <pre id="66666"><sup id="66666"></sup></pre>
    <samp id="66666"><del id="66666"></del></samp>
  • <samp id="66666"><del id="66666"></del></samp>
    <samp id="66666"></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