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農民增收的關鍵。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發展鄉村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促進產業興旺、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幫助農民持續增收,就要精準務實培育鄉村產業。
實現產業振興,必須堅持精準發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鄉村振興已進入新的質量提升階段,越是到關鍵時刻,我們越需要精準發力,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更加扎實的行動量身定做,出實招、求實效。
擦亮“土特產”金字招牌。借助得天獨厚的區位資源優勢,圍繞“土”字做文章。依托“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五大平臺,培育一批優勢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特色專業鎮、特色產業村。同時實施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持續擴大“有機旱作·晉品”品牌影響力,做強特優品牌,實現優質優價。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構建“區域公共品牌+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企業自主品牌”三級品牌體系,促進農產品品牌工程的推進和實施。
深耕“差異化”“特色化”。產業發展核心在特色,關鍵也在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條人無我有、科學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在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基礎上,立足本地種質資源、地理特點等獨特資源稟賦,凸顯地域特點,深耕“差異化”“特色化”,充分發揮山西“小雜糧王國”、北方中藥材重要生產基地、黃金畜牧生產帶等優勢,打造全國優質小雜糧、中藥材、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強特色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完善特色產業標準體系,有效提升“晉字號”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精深加工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從“養得好”到“賣得好”,全產業鏈是推動農業全面升級的有效途徑。加快補齊農產品精深加工這塊短板,就要統籌精深加工與初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協調發展,布局建設農產品加工強縣和農產品加工園區,持續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時,分層級布局加工業,加強農業與加工流通、休閑旅游、文化體育、科技教育、健康養生和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圍繞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以休閑農業重點縣、美麗休閑鄉村為牽引,加快培育鄉村旅游、農村電商、休閑康養、農事體驗、帳篷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延長農業產業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致富。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培育鄉村產業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創新。要堅持向科技創新要產量、要產能、要效益,聚焦生態效益好、品牌價值高、產業韌性強的優質產業,著力推進農業產業由增產導向轉向量質并舉。要注重科技研發應用,以科技創新作為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的持續動力來源,不斷提高鄉村特色產業綜合效益和競爭能力。
王早霞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