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優則企業興、市場旺,好的營商環境是生產力,更是競爭力。全國工商聯近日發布了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我省位列優化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的5個省份。
一個地區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區域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一攬子政策,全面開展市場主體倍增、市場主體提升年活動,持之以恒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推出“五有套餐”,大力推動產業鏈“鏈長制”和專業鎮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打造、“三個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并將民營經濟發展納入山西省目標責任考核和省委重點督查內容,全面創優發展環境、拓展發展空間。民營經濟數量穩步增長、創新活力持續增強、規模質量不斷提升。
當前,我省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很多寶貴機遇和有利條件,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持續加大改革力度,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力爭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發展的“金字招牌”。
以改革作動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對市場主體而言須臾不可缺少。要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制約營商環境優化的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消除區域間的市場壁壘,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讓企業放開手腳謀發展,激發市場內在活力。要積極優化政務服務,通堵點、接斷點,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相結合,融通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硬核”要素保障,為企業發展打開全新空間。政務環境好了,制度成本低了,企業投資興業更有底氣。
以效率作導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時間是企業贏得市場先機的先決條件。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放大產業集聚效應,降低物流成本,進而吸引更多優質企業集聚,形成良性循環。要科技賦能,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手段,更新設施設備,提升辦事效率。
以法治作保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將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法治化軌道,通過及時制定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更好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完善干部激勵、監督等制度,努力以高水平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新征程上,讓我們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以嚴實作風、一流效能推動營商環境再突破再提升,以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山西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