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轉型出雛型關鍵階段的山西,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這其中就包括技能人才。11月17日,省人社廳舉辦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先進事跡報告會,段艷明、穆月連、孫鶴琴等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登臺演講,用親身經歷激勵大家樹立信心,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更好實現人生價值,實現技能成才、技能報國。這是我省2020年“才聚三晉,晉展其才”人才宣傳服務月系列活動之一,同時也是以此更好發揮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引領效應,進一步激發技能成才源頭活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今年的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中,我省以1金1銅11項優勝獎位居全國第二。成績來之不易。自2018年以來,我省創造性實施“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連續三年將技能培訓作為民生實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已完成技能培訓300多萬人。今年,省委將技能富民上升到戰略高度,《山西省關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的實施意見》印發,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氛圍更濃,路子更寬。
一技之長,能動天下。柳林縣段家坡村段艷明、永和縣郭家村穆月連、定襄縣大沙溝村孫鶴琴,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扶貧對象,也都是技能培訓的受益者、技能成才的佼佼者。全民技能提升工程,讓他們得以參加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并分獲餐廳服務員項目、家政服務員項目、電子商務師項目競賽優勝獎,既為我省爭得了榮譽,也為各自人生履歷寫下了濃重一筆,更成為大批技能人才在三晉大地源源不斷涌現的有力注腳和生動寫照。
“技工是人才,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激發技能成才源頭活水,必須樹立“技工是人才”的鮮明導向,讓更多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涌現。當前勞動力市場,許多技能等級要求高的崗位由于相關人才緊缺,即便高薪允諾、虛位以待,也往往是有活兒沒人干,其實質是結構性技能人才供需錯位。只有加快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才能促進高質量就業,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提升勞動者技能、實現產業就業,是提高貧困群眾增收能力、鞏固擴大脫貧成果的根本途徑,是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我省的目標是,力爭今后五年從業人員持證率從現在的20%提升到30%,中高級以上持證技能人才從現在的75%提升到80%。激發技能成才源頭活水,緊貼產業發展打造藍領精兵,實現這一目標,我們一定能夠闊步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徐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