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抱團養老”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享受晚年生活,同時,還可以減輕孩子們的負擔,這樣的養老方式的確有吸引之處。但是,“抱團養老”難以持續,老人們最終選擇散伙的事情也時有發生。究其原因,缺乏事先約定,互相間責任義務模糊,以致難以和諧相處,是導致最終無法“抱團”的重要原因。
“抱團養老”這個概念產生,其初衷是想讓老人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老年時期,特別是精神上的互相陪伴,生活上的互相關照,是受到眾多老年人歡迎和接納的根本原因。但是,在真正相處過程中,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個人生活習慣差異、個人性格原因以及身體狀況等現實情況各有不同,無法達到一致,加之由于事先沒有明確的責任義務約定,導致生活瑣事矛盾發生,無法繼續“抱團”,只能黯然退出。有鑒于此,應明確老年人選擇“抱團養老”方式,是一種互幫互助的自發形式,僅僅依靠道德方面的約束,很難保證相處關系的穩定與長久。為此,應在此基礎上,明確參與者的責任與義務,提前共同制定協議,對可能產生的矛盾糾紛約定處理辦法,劃分清楚責任邊界,大家共同遵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也可避免不必要的煩惱,以利更愉快地相處。本欄撰稿秦洋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