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鄉(xiāng)村治理,關鍵要在“理”字上下功夫
規(guī)范電動車,治標更要治本
國慶黃金周,做好防控才能“安全游”
銀行拒絕客戶的“生日密碼”也是權益保護
別讓垃圾分類毀在“最后一米”
……
新聞速遞:近年來,不少地方扶貧工作的推進,偏于重視指標數(shù)據(jù)的“高大全”,慣于發(fā)力硬件“撐門面”,卻忽視了治理“軟件”的更新,結果往往導致扶貧工作做了不少,卻無法贏得群眾的認同,甚至出現(xiàn)“有獲得卻無感”等怪象。
半月談網:扶貧是個系統(tǒng)工程,不僅需要基礎設施的改善、多元產業(yè)的支撐,還需要基層治理的助力。扶貧,只有找出致貧的深層根源,才能有的放矢。不少地方的扶貧,往往只看到了不通公路、缺乏產業(yè)等表象,扶貧“藥方”也限于抓工程、找項目。群眾的精氣神怎么立起來,鄉(xiāng)村的治理經怎么念得好,鄉(xiāng)土文化的“根”與“魂”如何重新在人們心中煥發(fā)生機,同樣是扶貧過程中必須深入思考、不可須臾忽視的根本問題。甚至可以說,這些因素是“拔窮根”需要正視的事。脫離了基層治理的有力支撐,扶貧工作有可能陷于一盤散沙的境地,脫貧產業(yè)也難以持續(xù)煥發(fā)活力。只有抓住基層治理的“牛鼻子”,讓貧困群眾對扶貧安排充分理解,對脫貧愿景心悅誠服,讓脫貧工作成為重塑鄉(xiāng)村精神面貌的思想工作,我們的扶貧事業(yè)才能在收官期走得更實、走得更穩(wěn)。抓好鄉(xiāng)村治理,關鍵要在“理”字上下功夫。剎住不良風氣,需要收緊制度韁繩。鄉(xiāng)村治理,尤其是與扶貧工作相輔相成的鄉(xiāng)村治理,又不能只靠硬邦邦的一個“理”字。講理重要,講得入理可能更重要。這就需要我們的基層干部對鄉(xiāng)土的實情多一些理解,對鄉(xiāng)親的心聲多一些傾聽,充分了解貧困地區(qū)“落后”的復雜性。扶貧,絕不僅僅是一時的工作任務,更是一項影響深遠的良心工程。人民群眾的心里都有一桿秤,扶貧干部是否真心實意,這桿秤是能夠掂量出來的。
新聞速遞:為加強廣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從源頭破解管理難題,廣東省公安廳日前修改形成了《廣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從生產與銷售、登記與通行管理、靜態(tài)管理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規(guī)定。其中,明確規(guī)定必須經交通部門登記后才可以上路行駛,駕駛人須在十六周歲以上,沒有妨礙安全駕駛的身體缺陷或疾病,駕駛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不得載人。
南方日報:去年4月,被稱為“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正式實施。這次條例公布,就是在“新國標”基礎上進行的探索,對接下來規(guī)范管理具有提綱挈領、高屋建瓴的作用。總結各地的治理經驗,上牌是電動自行車治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規(guī)定所有的車輛登記后上路,相當于在制度層面上進行編碼,可以進行跟蹤排查,約束個人行為。具體到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條例指出,“由所有人向住所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也就是說主要靠市民自覺,這就不僅讓人有所懷疑了。不妨和生產與銷售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新國標”出臺之后,理論上每一輛合法銷售的車輛都是標準車輛,登記環(huán)節(jié)可以前移一步,強制規(guī)定在銷售環(huán)節(jié)進行登記上牌,相信可以緩解“登記難”問題。具體到通行環(huán)節(jié),“登記后可以上路”并不意味著電動自行車就自由了,在一些“禁電”“禁摩”等重點地區(qū),電動自行車依然不能任性而為。各地要因地制宜、對癥下藥,既要著眼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又要兼顧交通秩序,出臺針對性辦法。以這次條例為開始,期待各地能嚴格制定和落實相關措施,進一步遏制和消除亂象。
新聞速遞:秋高氣爽,秋色如畫,正是旅游好時節(jié)。今年的“十一”假期與中秋節(jié)疊加,形成了長達8天的“超級黃金周”,民眾出游熱情高漲。為此,旅游行業(yè)鉚足了勁“搶人”,不少線上旅游企業(yè)打起補貼戰(zhàn),線下多地景區(qū)掀起了門票降價潮。
經濟日報:無論是適當補貼,還是合理降價,都是市場競爭手段,也是旅游業(yè)復蘇和經濟活力恢復的標志。不過,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經濟利益,放松疫情防控和安全意識,該采取的安全措施絕不可少。防疫安全不可少。雖然我們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戰(zhàn)略成果,但國際疫情依然嚴峻,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必須毫不放松地抓好。交通安全不可少。假期中景區(qū)附近難免交通緊張,需要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各地交通管理部門需要加強統(tǒng)籌與監(jiān)管,游客出行應根據(jù)交通情況及時調整出行計劃,做到不湊熱鬧、不聚集、不麻痹大意。設施安全不可少。一方面,景區(qū)景點應該及早做好設施檢修工作,旅游管理部門則需加強質量監(jiān)管;另一方面,景區(qū)景點還要做好黃金周期間的應急預案,保障好游客生命財產安全,力爭萬無一失。食宿安全不可少。民以食為天。國慶黃金周期間,景區(qū)食宿安全須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重視食品安全,二是重視餐飲節(jié)約,三是重視住宿質量,四是重視游客投訴。同時,公安、消防等部門要做好游客人身安全工作,防止治安事件發(fā)生。只有把上述工作做好,才能度過一個平安的長假。
新聞速遞:重慶市民劉某在一家銀行申請開立新卡時,用自己的出生日期作為密碼,拒絕銀行工作人員關于設置更復雜密碼的建議,導致開卡失敗。劉某以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被侵害為由,將銀行起訴到法院。近日,重慶市渝中區(qū)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劉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北京青年報:近年來,媒體接連報道銀行卡被盜刷事件,暴露出一些銀行的管理漏洞,也讓相關銀行承受了不小的壓力。銀行除了更換防盜系數(shù)更高的芯片卡,要求客戶設置更復雜的密碼也是加強風險管控的必要舉措。銀行卡密碼的復雜程度和安全系數(shù)既關乎客戶的權益,也關乎銀行的責任。“生日密碼”或者其他有規(guī)律的數(shù)字密碼等固然好記,但過于簡單,安全系數(shù)太低,很容易泄露或被破譯,給客戶的賬戶安全帶來隱患,形成銀行風控的漏洞。銀行拒絕客戶的“生日密碼”或其他極簡密碼,也是一種風險控制措施,既是對客戶合法權益的保護,也是履行法律責任的必要方式。銀行拒絕客戶的“生日密碼”與客戶的密碼選擇自由并不矛盾,也并未剝奪客戶的開卡權。為了保障客戶的賬戶安全,銀行劃出了密碼設定底線,在底線之上,客戶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設定銀行卡密碼的自由,而客戶在底線之下選擇密碼,就違背了安全要求,超出了自由選擇的合理邊界。現(xiàn)在很多平臺的賬戶注冊都對密碼的位數(shù)、結構組成等安全系數(shù)提出了明確要求,銀行設定密碼安全邊界符合風控通行慣例,符合安全管理規(guī)律,具有合法性、合理性、正當性和必要性。遠離那些安全系數(shù)很低的銀行卡密碼或者其他重要的支付密碼、交易密碼等,這既是對自己的財產安全負責,也是對相關單位堵塞安全漏洞、履行安全保障責任的有效配合。
新聞速遞:垃圾分類正在北京有序推進。新規(guī)實施至今,大家“吐槽”較多的一點便是廚余垃圾的破袋問題。對此,有人大代表在調研后給出了新的解題思路:居民可不必在破袋問題上糾結,干脆收運后對廚余垃圾集中機械化破袋。
北京日報:將廚余垃圾分揀出來,是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在社區(qū)落地的關鍵。但平心而論,廚余垃圾免不了湯湯水水,大多數(shù)人都嫌破袋臟手味臭,索性一扔了之。為提升大家的配合度,很多小區(qū)“腦洞大開”,拿出了不少辦法。如今,又多了一個后端發(fā)力的思路。如是種種,雖說不見得都有普適性,但無不是為了掃清破袋障礙,反映出大家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實事求是。應需而生的有益探索也說明,垃圾分類已成社會共識,影響落地的都是執(zhí)行層面的梗阻。除了廚余垃圾破袋問題,其實還有“撤桶并點”后清運跟不上,推行“定時定點”后上班族趕不上等現(xiàn)實困難。這些卡點就在那里,若能得以清除,分類進程便可“向前一步”,否則恐怕要被困在“最后一米”。仔細想來,這些難題并非無解,只要肯開動腦筋、多花心思,再棘手的痛點難點也會迎刃而解。垃圾分類執(zhí)行到位,歸根結底要靠每位市民的積極參與。這意味著,垃圾分類究竟有哪些執(zhí)行層面的梗阻,怎樣對其進行靶向治療,不能靠相關部門拍腦門,還是要多聽廣大居民的聲音,甚至每個社區(qū)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案。而當大家的反饋得到了回應和解決,自然更有投身這場文明革命的動力。與習慣作斗爭,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人人都有問題意識,共治共享都來出把力,一定能不斷突破梗阻,讓文明新風越吹越勁。
(責任編輯:梁艷)